李公公连忙快步走了过去,将那封急报转呈给穆武帝。
穆武帝快速拆开,一字字一行行仔细看过,的确是燕南王的亲笔字迹!
他激动起来,忍不住哈哈大笑,连声道,“好!好!好!此战大捷,燕南王与众将士都立下了大功!朕定要重重嘉奖!”
大殿之内原本沉闷严肃的气氛一扫而空,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惊住了。
“太好了!燕南王不愧是镇守西南多年的猛将!”
“刚才说斩灭了多少敌军?五千是不是?”
“没错!就是足足五千人!真真是大捷!燕南王宝刀未老,果然厉害!”
“方才听着,冯璋大人也参与了此战?可我记得,他之前不是去了硖城吗?怎么……又和隆城的战事扯上了关系?”
有人忍不住问出心中疑惑。
闻,不少人神色变得微妙。
其实方才那急报,确实有好几处问题。
燕南王虽然镇守西南,但他驻兵之地并不是隆城,另外,上面说是一群南胡流寇袭击了隆城,什么样的流寇,竟能有五千人之多?
但凡仔细想想,都能猜到这里面必定藏着不少猫腻。
大概率,是南胡派了兵,试图攻占隆城,但最终被燕南王和冯璋联手平息了!
不过,既然急报上是那么说的,他们自然就那么信了。
唐仲礼笑呵呵捋了捋胡子,“哎,这战场之上,本就瞬息万变,冯璋大人虽然奉命驻守硖城,但距离隆城也不算远嘛!何况他和燕南王是旧相识了,两人配合默契,轻松将那些南胡流寇尽数斩杀!如此一来,岂不更好?”
旁边迅速有人附和,“唐大人所极是!这封急报不过寥寥几语,却是将士们实实在在真刀真枪的拼杀换来的!其中艰辛,他们不说罢了,咱们大家伙心里,却都是得有杆秤啊!”
一番话说的众人感慨不已,纷纷赞同点头。
京中无战事,边关少安宁。
这不是那些成群的流民,烧杀抢掠,而是足足五千人!
稍有不慎,隆城就会沦陷!
要打赢这一场,得付出多大的代价?!
众人心头情绪复杂,但终归还是激动与欢喜最多。
穆武帝更是如此。
这段时间,他总是听到各种各样的坏消息,已经是身心俱疲,如今突然来了这么一封捷报,他如何能不喜出望外!?
他当然知道其中内情必然与这信上的内容有出入,但那又如何?
等燕南王回来,他再亲自问过便是!
穆武帝笑道,“原本朕想着,燕南王数年未曾回京,与沁阳郡主父女分离,朕于心不忍,特地召他提前回京。不成想,这送旨的人还没回来,倒是燕南王的捷报先传了回来!”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恭贺,人人脸上都带着笑。
当然,这笑究竟是出自真心还是假意,就未可知了。
穆武帝又看了一遍那封信,忽然想到什么,
“嘶……燕南王在这上面说,此战能赢,多亏了冯璋手下的一员猛将,名叫——叶雲风。这名字,朕怎么觉得有些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一般?”
听得这话,众人齐齐愣住。
叶雲风?
那不是——
一道清朗低沉的嗓音响起:“启禀陛下,叶家叶初棠的四弟,便是叫这个名字。”
却是沈延川率先开了口。
穆武帝惊奇不已,“这么说来,燕南王说的这位,不是旁人,正是叶初棠的四弟!?不是恰巧重名?”
沈延川唇角噙了淡淡笑意,“去年十月底,叶雲风便随同冯璋大人一同前往硖城从军戍边,想来,应该就是他,不会有错了。”
“原来如此!”穆武帝恍然,又哈哈一笑,脸上是毫不遮掩的赞赏之色,“燕南王在这封信上,对这个叶雲风可是赞赏有加!直说他是天生的将才!骁勇善战!此次他们能在一夜之间赢下战斗,此子可算头功!”
冯璋有多傲气,朝廷上下无人不知。
他虽是冯承的侄子,却从未仗着这层身份走捷径,他是真的从战场上杀出了一条路的。
几年前通天关那一战,他备受打击,心灰意冷下,竟直接脱下戎装,一头扎到国子监当起了司业。
谁劝也没用。
几个月之前,或许是因为霍俞成的案子翻案了,他的心结得以解开,终于重振旗鼓,奔赴硖城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