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32节(2 / 5)

如果对方所求的事情超过她的原则,以她如今的身家,一顿饭的人情也还得起,还有木家堡在她身后呢。

“这位就是白医生,多年前啊,小姑娘长得真俊,来,喝甜酒。”进了厨房,有位口音别扭的大姐端过来一碗甜酒,这白露可不敢接,木家堡也有这东西,用玉米和高粱做的,看着像甜酒酿,其实用的酒曲可是烈酒曲,做一次放坛子里能吃半年,时间越久度数越高。当地人习惯干活回来之后舀一勺,条件好的放点糖,冲上开水,解乏又管饱,山里人老老少少的都能来一碗。

“阿姐,这可真不敢喝,上回在木家堡喝半碗睡了一天,今天要是再睡,来找我看身体的老乡们可得找你麻烦了,您给我这个不如给我来碗野坝子水实在。”白露醉过一回,木月才相信原来甜酒也会醉人,再不敢给她端。边上木雄解释白露是真会醉,并且接过了甜酒喝起来,这位阿姐才不再劝,招呼着白露上桌吃饭。

杜嘉家里没分家,儿女六七个,加上媳妇孙女两桌人都坐不下。杜阿嬷在灶房摆了两桌让孩子们吃,又在正房撒上松毛摆松毛席,只有杜家爷奶,杜嘉两口子和杜嘉的长子过来作陪。

彝族人不喜欢在饭桌上聊正事,所以这顿饭便只是吃饭,羊汤锅是把整只羊砍成小块,用辣椒花椒八角草果炒香后加水煮,吃的时候碗底放薄荷再舀肉和汤进去,再沾着糊辣椒蘸水吃。白露穿越去赶火把节的时候吃过几回,很喜欢这个味道。如今的黑山羊品种更纯,吃起来更香,这一顿,她直接吃撑。

杜嘉看白露云华几人吃得高兴,乐呵呵的,等吃完了饭,才跟白露说起了为什么这顿饭这样隆重。

“我们拉么、簸箕、永丰、白石谷几个大队以前是同一个首领的族人。在以前,我们族里的彝医在这一代也是非常有名气的,尤其是蛇咬伤,不管是黑乌梢还是青竹彪,咬了送过来,老医生一副药下去都能救回来。可在几十年前,狗日的小鬼子来姚县搞破坏那会儿,听汉奸说了我们彝家的这个方子,不仅找了汉奸过来寨子里偷走了大部分医书,还把彝医给抓了,当时医生替换没几年,那位彝医也才四十不到,没来得及收徒弟。人死了,书没了,我们彝医的传承就断了,幸亏祖神包邮,给我们留了希望。”

原来这位彝医当时娶了一个了不得的媳妇,那姑娘是他从军阀手里救下来的女学生,全家都没了,愿意跟着他回寨子里过日子。女学生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两人的女儿继承了这项能力,孩子启蒙,女学生便拿着医书来教,那些医书她们母女两人都看过。母女两个不敢告诉任何人,甚至不敢直接默写出来,每天都悄悄避着人背一遍,直到解放后,女学生才敢把这件事跟当时的大队长通气,大队长激动得热泪盈眶。

“我们也想过送孩子去读书考大学,可她虽然背书厉害,但只会死记硬背,教过的题目都能做出来,换个方式她就答不对了,成绩一直不好不坏,最后也没能考上。”好在还有位有文化的母亲在家,母女两人把医书抄写出来分成了几份,如今四个大队各保管一份。

彝族的典籍是他们的传承,杜嘉和其他三个大队不想把这些典籍交出去。题目觉得几个大队在山里,交出去国家也不可能来山里开个医院,族人们还是受惠不到。比起钱物,他们更希望能把传承捡起来传下去。杜嘉请求白露把这位杜文星和她的儿子带在身边学习一段时间,再送几个小子姑娘其余木家堡学校学习,看能不能培养出一个医生来。

“我先看看人吧。”白露没有一口答应。

杜文星是个身材娇小的女人,长了张娃娃脸,年近三十身边站着两个儿子的她,看上去还像个孩子。

“白医生好,我是杜文星,这是我的两个儿子杜远、杜回,他们两个都是识字的,第一次见面,这是我们准备的礼物,希望你喜欢。”比起彝族汉子的直爽,杜文星确实更像女学生教出来的孩子。她来见白露带了一株品相很好的紫灵芝过来。

不管白露带不带走杜文星三人,在拉么大队这几天肯定是要跟在她身边的。到了下午,陆陆续续就有村民过来看病,白露体会到了把杜文星带身边的第一个好处。纯彝族寨子里会说汉话的人是少数,而彝族更有“隔山听不懂”的说法,意思就是“彝话”只是泛指所有彝族朋友说的语言,但是这些语言其实是不一样,可能两个村子只隔一支山就听不懂了,虽然有些夸张,但云省这边确实是这种情况。所以翻译这事儿木雄也不行。

杜文星性子温柔,说话轻声细语,又因为她的身份受这些老人们尊重,翻译起来事半功倍。白露心里暗暗点头,性子不错,也有灵性,如果是这样子她倒是愿意带一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地各族都有文化瑰宝,彝医苗医藏医等等少数民族医生里有很多方子确实很优秀,失传了是整个民族的损失。大家都是中国人,中医自然也包含了这些各族同胞们的传承,守望互助共同发展才是硬道理。

而这杜文星也是有些天分的,她能探出脉数,对于其他浅显的知识也学得很快,天分虽不及云华,但云华这样的才是少数。白露的大部分师兄弟天资和杜文星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