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7章(1 / 2)

&esp;&esp;贺兰定想要的是找到一条适合北地草原生存发展的道路,豆腐虽然赚钱,可是不适合草原。

&esp;&esp;刘掌柜想象也明白了贺兰定的意图,不禁称赞,“贺兰首领大义。”

&esp;&esp;“大义有什么用。”贺兰定谦虚道,“诸多事情还要请刘掌柜关心、照拂。”

&esp;&esp;短暂地寒暄过后,贺兰定继续介绍自己的产品,“这是毛毡马甲,我做了两种。”

&esp;&esp;一种是内衬马甲,穿在外袍里头,版型短小而修身,里外加了布衬,减少毛毡和衣物之间的摩擦。

&esp;&esp;贺兰定套上马甲展示,“到了冬天,外头套上一件丝袍,一点也不臃肿,保暖又不是美观。”

&esp;&esp;刘掌柜点点头,看了这么久的产品介绍,总算看到个稍微靠谱些的。同时也提出建议,“衬布可以用绸缎,更为华丽精美。”

&esp;&esp;贺兰定:穿在里头的衣服要什么好看?

&esp;&esp;“可是不行?”刘掌柜不知贺兰定心中所想。

&esp;&esp;贺兰定老实交代,“还真不行。我哪里有绸缎料子。”整个贺兰部落都拿不出几匹好布料来。

&esp;&esp;“或者我可以卖半成品给刘记,价格便宜些,你们再精加工?”贺兰定提出一个解决方法,“反正南边的布匹便宜,会针线的妇人也更多。”

&esp;&esp;“可!”刘掌柜点头认同,“尽快裁剪一批马甲胚子来,运去南边再加工。”

&esp;&esp;终于敲定一笔生意,贺兰定松了一口气。即便刘掌柜对另外一种外穿的印染毛毡马甲不怎么感兴趣,贺兰定也没那么焦虑了。

&esp;&esp;最终,贺兰定和刘掌柜签下了初步的协议:贺兰部落无偿提供玉容膏和素肉干的制作方法,刘记商行以每件四十铢钱的价格收购贺兰部落制作的马甲胚子(应收尽收),即贺兰部落出产多少马甲胚子,刘记商行就收购多少。

&esp;&esp;“这个协议,仅限今年。”刘掌柜最后补充。

&esp;&esp;“便是今年也是好的!”贺兰定真没想到对方能给出这样优惠的价格。他却不知刘掌柜对贺兰部落的生产力早有估算,对于秋季前贺兰部落能够生产制造出的马甲数量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全部吃下。

&esp;&esp;“那毛毡斗篷和软底鞋呢?”贺兰定不死心地询问。

&esp;&esp;刘掌柜思考片刻回道,“斗篷先定一百件,素色的”刘掌柜其实对毛毡斗篷的销售市场并不看好,但是士人看不上,对他们这些常年在外奔波的行商却很实用。风里来,雨里去,毛毡斗篷肯定要比蓑衣好用许多。

&esp;&esp;“每件两百五十铢如何?”考虑到毛毡斗篷制作工艺复杂,刘掌柜出了个价。

&esp;&esp;贺兰定大叫,“一件斗篷的染料花费就不是个小数目了!”

&esp;&esp;“三百铢!”

&esp;&esp;“两百六十铢。”

&esp;&esp;两人讨价还价好几个来回,最后将毛毡斗篷的价格定在了每件两百七十五铢。

&esp;&esp;“软底鞋呢?”贺兰定继续推销,“那些高门贵族的家里是不是都是木地板,穿着鞋走路,又暖和又安静。”

&esp;&esp;“每双六十铢。”刘掌柜出价。

&esp;&esp;“一百铢吧!”贺兰定举着鞋子为自己争取,“做鞋子可不容易,而且还有花纹呢!”

&esp;&esp;刘掌柜撇开眼,不去看鞋子上糟心的莲花纹,压价道,“最多八十铢。”

&esp;&esp;“好吧!”贺兰定非常干净利落地应下。心里美滋滋地想:没想到最赚钱的竟然是最不起眼、用料最少、工艺最简单的软底鞋。

&esp;&esp;要知道用毛毡做鞋并没有想象中难,只要做出鞋子的模具,然后把羊毛塞进磨具里捶打按压成鞋子的模样,脱模后再印上花样就行了。工艺比毛毡马甲简单,甚至可以减去擀毡这一步,用料也更少,却更赚钱。

&esp;&esp;送刘掌柜出门的时候,贺兰定只觉得天都蓝了——虽然走了许多的弯路,可是总算往前迈了一步。

&esp;&esp;【作者有话说】

&esp;&esp;贺兰定:这是我的拳头产品!这也是我的拳头产品,肯定能大卖。

&esp;&esp;刘掌柜:您是千手观音不成?

&esp;&esp;

&esp;&esp;秋风将起, 天气突然变得干燥起来的时候,贺兰部落的第一批毛毡马甲终于随同刘记商行的货车离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