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地里干活的人们回来垫口食,歇阴凉。端个碗的功夫,都知道了做豆腐要许多诀窍。
豆子没泡够或是泡久了不成,水烫一点或是凉一点不成,浆水多一点或是少一点不成
柳春生想了想,出门走一圈。
几分钟后,村里半大不小的孩子,还能干得动的老人,自带棒槌,来林家轮番咚咚咚打麦子。
林染叫谢韵仪煮豆渣。煮熟的豆渣滤出来,再拿油渣末炒,炒得金黄金黄,满屋子都是豆香味儿。一人一勺,给捶累了一旁休息的孩子们吃。
老人牙不好,不吃这个,就只喝口凉水。
林家的豆腐,吃了肚里舒坦,她们心里都感谢呢。更别说,林家还要带大伙赚钱。给林家捶麦子,她们都乐意。
春兰妹子,你家的地,村里轮着出人给你翻,我家今儿下午就去两人。
柳春生才找到她家,林彩云忙不迭就答应了,且抢了头茬,一刻不停的先来林家表功,你和秀菊安心学做豆腐。
林春兰哎,哎两声,无措道:怎么能让大伙帮忙,我家打完麦子,自己去翻就成。
林染在后院,用打麦桶打麦子,听见声音出来,笑着打招呼:彩云婶子,我家麦子打出来了一些,你拿黄豆来换吧。
林彩云高兴得神采飞扬:晚上来,先去给你家翻地。
天擦黑,林家刚吃完饭,柳春生来了。
她开门见山:县里的黄豆六文一斤,粟米十六文一斤,麦子二十五文,看样子还得涨。
这会还没免税的政令下来,我估计再过几天就要交税。今年种下的粟米都旱死了,麦子也没收成,各家都得买粮。豆腐摊子早一日支起来,大伙手里就能多攥几文钱。
你家地里的事有我盯着,后天做豆腐的家伙什拉回来,咱就开始。
开头两天不用做多,这半个月各家轮流出人,先趟趟路。
谢韵仪诧异的看一眼柳春生,这是个会思索有决断的婶子,难怪林染放心将做豆腐的生意交给村里。
林染:明晚我家就泡黄豆,后天先做五釜,下午挑去各村卖。村里两斤黄豆换一斤豆腐,再往后做的去县里卖,只收铜板。
粮店卖六文一斤黄豆,村里送去卖最高五文,不光费脚程,豆子还得被挑挑拣拣。两斤黄豆换一斤豆腐,照拂了附近村里人。
柳春生连连点头:咱们做豆腐要用黄豆,省得去买了。
她直觉这样做好,但没明白好在哪。
阿染。等她走了,谢韵仪眼里光彩煌煌,像盛了星星在闪烁,柳树村附近的村子,也要念着你的好了。
县里买黄豆回去吃的人就那么些,各村里种多了黄豆要么被压到一个极低的价,要么卖不出去留自家吃。
现在,林染将黄豆变成了能当粮吃的豆腐,附近村里种再多的黄豆也不怕。
有那么一瞬,谢韵仪想,若是整个梁国各府县都会做豆腐,那梁国百姓的日子会不会好过很多
这个念头转瞬即逝。
她嗤笑一声,她早已不是要为镇北侯府延续荣光的嫡长女,更不是国君的左膀右臂。
她只是为混温饱,整日辛勤劳作的农家儿媳,国和民用不着她忧心。
林染神色淡然:我要她们念着我的好作甚?我只是想多赚银子。
阿染,多给我讲讲故事呗?谢韵仪狡黠的眨眨眼,阿染遇到的,各种神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