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542节(1 / 3)

萧斡里剌这位西辽开国第一功臣,很快就明白那些重甲侍卫战斗力爆棚。他忍不住问:“此等战士,贵国还有多少?”

古三早就接到命令,夸大说道:“如此强兵不易操练,现在还只有八千人。南方并未平定,其中五千被派去了南边战场,剩下的都留在东京拱卫皇城。”

“八千人也不算少了,”萧斡里剌又问道,“除此之外,贵国还有强军吗?”

古三又让三千练习鸳鸯阵的过来:“这样的军队,我大明有十余万人。”

眼前的三千人,没有穿步战重甲,但其甲胄也不容小觑。

皆着札甲,戴有头盔,全套盔甲约28斤重,已经快要摸到重甲的门槛了。

古三同样在吹牛逼,全部换装此等甲胄的鸳鸯阵部队,其实也就三四万人而已。还有许多部队穿着轻甲,正在慢慢等待换装,目前能做到的只是完全淘汰了纸甲。

校场里故意设置了崎岖地形,甚至用木板竖起来模仿巷道。

只见那三千士卒分为两队,其中一千人站在小土丘上,于崎岖地形结阵战斗。另外两千人使用传统武器,两边包围夹攻,却始终攻不破鸳鸯阵。

继而又在木板做的巷道里,以小队为单位结阵战斗。

萧斡里剌惊叹道:“如此阵法,在开阔战场无甚大用,却可在山间、城内所向披靡!”

古三又说:“我大明还有三万多骑兵,被派去跟西夏、金国作战。”

萧斡里剌感慨道:“难怪明国可以击败宋国,又大胜西夏,还逼得金国撤兵。等我回到可敦城,必然禀明大汗。待辽国收复失地,就效仿当年的辽宋之盟,两国永世结为兄弟之好。”

古三说道:“太子有言,大明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此为‘大明三不’。辽国想要岁币,那是不可能的。”

“岁币自然要作废。”萧斡里剌嘿嘿笑道。

第551章 剃发易服令

石元公急匆匆走向大元帅府,守门侍卫见了立即行礼,没有做出任何阻拦的动作。

穿过门廊,直至走到朱铭的办公室外,才有当值近卫说:“石先生稍等,在下立即进去通报。”

石元公说道:“吾有大事奏报。”

当值近卫听到此言,连通报都省了,直接把他放进去,由太监带着去见朱铭。

朱铭放下毛笔,问道:“何方急报?”

石元公笑着说:“殿下,大喜事!金主吴乞买下令,北方之民皆要剃发易服。其伪旨原文如下:今随处既归本朝,宜同风俗,亦仰削去头发,短巾左衽,敢有违犯,即是犹怀旧国,当正典刑,不得错失。”

朱铭叹息一声:“于我大明来说,果然是大喜事。”

石元公说道:“北方伪宋之地,皆行剃发易服令,近有大量汉人南逃,金兵和伪宋兵四处抓捕。”

朱铭不由分说,立即签署大元帅令:“着令河北、山东、山西之兵,尽量接应百姓南下。”

紧接着,他又以枢密使的身份,写下一份简短劄子:“奏请户部调集各类物资北上,河北、山东、山西三省官员,亦当全力安置南迁百姓。此劄直呈天子,晓喻内阁知道即可。”

石元公说:“金国这是自绝于汉民!”

“是不是自决于民,这取决于南方汉人能不能打仗。”朱铭说道。

由于历史上的南宋不能打,剃发令虽然造成北方汉人南逃,但对于金国来说其实无伤大雅。

而且,伪楚、伪齐的执行力太烂,很多地方根本推行不动。

直至完颜亮继位,才宣布黄河以北必须剃发易服,而黄河以南的汉人可以保留原俗。

到了金国晚期,连金国皇帝和贵族都不剃发……

朱铭想了想,说道:“把富直柔叫来。”

富弼的孙子富直柔,现在是朱铭的笔杆子,听到召见立即从隔壁房间跑来。

朱铭把情况简述一下,说道:“你写一篇文章,既要通俗易懂,又要声情并茂,向士绅百姓讲述金人之残暴。就说金人在北方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如今更是剃发易服,连孔子像都要披发左衽。不必着急,金人怎样残暴的,估计你也想象不出来,等马扩抵京你却问问他。”

“是!”富直柔拱手退下,开始构思这篇要求五彩斑斓的黑的文章。

孔子真被“剃发易服”了,到南宋中期的时候,北方各地的孔子像,大多搞成披发左衽的模样。

对金人倒行逆施有详细阐述的,是赵子砥所作《燕云录》。

此人既是宗室,又是鸿胪寺丞,被撸去燕山住了好几年。他带回宋徽宗等人,被押付五国城的消息。

还说一千八百多宗室和姻亲,住在燕山的几年时间,已经死了八成以上,押去五国城时还不到四百。

并且,此人还带回金国的大量情报。

这个时空的赵子砥没被抓,虽然拥有宗室身份,但还是得了大明官职,已被扔去山东做知县。

……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