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83章(1 / 2)

“他去帮忙打谷子了。”

婶子摇头:

“打谷子不适合他,割稻子要不了太多力气,镰刀角度找的好不费什么劲的。打谷子那可是力气活,他力气小,做得来吗?”

扶胥只好说:

“新知青他们做出了个新的工具,说打谷子能省点力气,应该不要紧。”

见婶子还想说话,他把话头堵上:

“昨天我弟弯腰太多回,现在直不起腰了。”

婶子这才了然:

“这样啊,那确实没法来收割了。”

小树子娇生惯养的,吃不了这个苦。这会儿肯定坐着打谷子呢,走不动道。

知青没做出太多新工具,况且扶苏力气大,他就没要新式的。依旧拿着老式的箱子,抓着谷子往上头打,将谷粒击打下来。

箱子高度不矮,扶苏就搬了个高凳,坐在旁边宽阔些的田埂上,指挥弟弟将闾去田里把稻谷一捆捆运过来给他打。

荣禄跑得乐颠颠的:

“哥,你打得好快。”

没一会儿就打完了一个小谷堆,看得周围用新式工具的村里人怀疑自己拿的才是那个老式的。

有个叔还说呢:

“二小子你这个力气还挺大,以前不来下地干活真是可惜了。”

扶苏嘴上应付着:

“我只适合干这种坐着不动的活,多走两步就喘。”

大叔:……

大叔没法接话,决定结束这个话题。

打下来的谷子还要筛一遍,把掉进去的碎叶倒杆晒出来。剩下的虽然还有些残留,但是不用管,回头还得脱壳的。

筛完的谷子直接送去晒谷场摊开来晾晒,不仅是晒谷场,家家户户的空地都被清理出来了,用来晒谷子。

还得有能看懂天气的人时刻盯着天空,随时准备招呼众人收谷子。

没有足够的塑料布,折腾这些就比较麻烦了。要是雨点说落就落,肯定来不及收,被打湿的话之前晒的就白晒了,还得增加晾晒时长。

一个搞不好,打湿的谷子还会发霉。

种地从来都是一件辛苦的活,除了种植和打理本身之外,后续的方方面面都非常辛苦,并不是收完稻谷就没事了。

扶苏给桥松舜华两个小孩讲解:

“我们这边还算好的,往南去一些,那边夏天要双抢。”

舜华问什么是双抢。

扶苏就说:

“他们的稻谷春天种下,夏季就可以收获了。然后收完立刻要种新的秧苗,等着秋天再收一波。”

抢收加抢种,就是双抢。

时间非常紧张,为了节约时间,农人还没收上一季的粮食,就要给新一季的稻谷育秧。这样秧苗就可以不占用农田,先长个十几天,省下这十几天的土地。

舜华点点头,表示听懂了。

扶苏接着说:

“更热一些的地方,还能种第三季。”

舜华:!!!

舜华想想一年要耕三次收三次,那一天到头只有冬天才能休息,这也太辛苦了。

桥松纠正:

“才不是呢!我听说他们冬天还能把空出来的地种菜!”

舜华小姑娘震惊:

“冬天还要种菜的?冬天不是很冷吗?”

桥松回答:

“他们那边热,就可以种菜。而且有些冷的地方也是可以种菜的,我听我爹说有的菜是能越冬的。”

扶苏点头:

“冬小麦也能越冬,华北有些地方就在种。”

加上冬小麦,就可以达成两年三熟了。

秦政过来休息一会儿喝水,听见他们在聊这个。随口提了一句一年多熟需要土地肥力足够,不然只能把地空着养地。

扶苏拿出家里让他看管的水壶:

“腰疼不疼?”

秦政说还好。

周代开始就有天子亲耕的传统了,虽然主要作用是政治作秀,也不会耕种太久。耕耤礼是每年的大事,有些皇帝还会找来一堆百姓围观,然后亲自耕一大亩地。

诸子百家里的农家代表人物许行主张君民共耕,就是说国君和庶民一样,自己种地解决自己的口粮问题。

这个主张没有被任何国君采纳,但他敢提这种建议,显然就是周天子搞亲耕给他提供的勇气。

始皇帝陛下往年没那么多空自己种地,一般是亲至围观臣子种地,以示重视。

不过陛下还是比较仁慈的,一般也就意思意思。

不像某位二世,围观臣子种地的时候会故意多待半天。眼睁睁看着臣子们被迫延长耕种时间,最后累得第二天纷纷请假说上不了朝。

所以说有些人遭人恨是理所当然的。

扶苏把位置让出来:

“爹你坐着打会儿谷子,我去帮你割稻谷!”

秦政拒绝了:

“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