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我又怎么上岸回家?这是热情欢迎,还是要把我赶出乡里?
好在河岸上欢迎的乡人们眼见李泰座船只在河中盘桓却不靠岸后,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当即便有李渚生、赵党长等指挥着乡丁将乡人们向后引出一部分,总算将码头给腾了出来。
随同李泰一起返乡的长史令狐延保不甚清楚李泰在乡里的声誉威望,眼见如此盛大场面便有几分如临敌阵,着员驾船越过李泰座船,先让卫兵们登上码头去列成阵势,这才请李泰登岸。
等到李泰踏足实地,留守商原的家人门生和众乡士们纷纷迎了上来,围绕着李泰便是一番礼见寒暄。
看着一张张熟悉、也有不那么熟悉的面孔,李泰自是倍感亲切。商原是他来到关西后首先立足之地,在他心目中也仿佛家乡一般,此时倾听着众多的乡音,心中很有一番游子归乡的喜悦与激动。
瞧着周遭热情高涨的人群,李渚生便面露惭色的说道:“阿郎成亲是家中大喜,仆暗计着不妨与众同乐,所以对阿郎归期也未作保密。但却没想到这么多的乡人闻讯赶来,局面便有些不好控制……”
李泰环顾周遭一圈后便笑语道:“去年东贼兵临玉璧数月,乡人想也担忧良久,眼下春耕稍闲,趁此聚乐一番也没什么大不了。虽然不能全都具宴款待,但社戏娱乐、肉羹胡饼尽量满足,乡人兴尽则散,不要暴力驱逐!”
众人闻言后连忙点头应是,虽然聚集到这里的乡人们非常多,但是如今商原大市也是洛水下游规模最大的乡里草市之一,从之前的商阳戍、如今的商阳防城一直延伸到商原北段,十几里沿河地带,货栈邸铺绵延其间,诸多商肆货品充盈,足以招待这些乡人。
趁着群众围聚于此,久在渠盟掌事、乡里人面广阔的吴敬义便在码头上登高喊话,把李泰的决定向乡人们宣告一番,乡人们听完后又是一阵鼓掌喝彩、欢声雷动。
等到新妇妙音娘子乘船靠岸,李泰亲将娘子扶上车去,自己也登车坐定,一众亲兵下属们才簇拥着他往商原庄上行去。
凡所途经,群众们纷纷避让开来,自发的腾出一条道路,并不断的将田野间所采集的鲜花香草往李泰乘车抛去。不多久,这架马车便被装点成为一辆芬芳鲜艳的花车。
妙音自非第一次来到商原,但在感受到车厢外道路两旁群众们的热情后,俏脸上也满是自豪,望向李泰的眼神中更充满了仰慕:“这么多乡人来欢迎夫郎,我家积善比山高、比河深,来年一定越加兴旺!”
说话间,她更将两臂紧紧环拥着李泰的胳膊,眉眼间满满都是对未来的憧憬。
李泰听到这话后便也笑起来,直从车窗处取下一朵朵鲜花,将这些鲜花编成一个花环带在了娘子头顶上并作笑语道:“我家势兴旺那是一定的,但家业能兴也绝非一人之功,娘子于内也大有可为。乡人们这般欢乐,可不只是欢迎我归乡,也是来贺我户中终于有了一位贤惠美丽的当家娘子。”
妙音听到夫郎这番夸奖顿时便又笑靥如花,略带羞涩的回答道:“他们根本都不识我,哪里知我是不是美丽贤惠!只不过爱屋及乌,认定能配得夫郎的必然不是俗常女子。我今当然不算最好的,但是久伴着夫郎,近朱者赤,总会变成很好的……”
第0465章 当州首望
如今的商原较之李泰最初落脚时已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样子,而商原庄所生活的人口也从最开始的一百多人,到如今在附庄籍的便有五千多户,长期定居于此的更是多达数万人。
这么多人口的增长,第一是李泰通过诸次战争所获取收编到的士伍俘虏,既有关中各处的强梁匪寇,也有陕北诸州所俘获的稽胡丁口。第二则就是随着商原工商环境的改善,外地自然流入的行商和游食等等。
真正在当地所荫庇扩充的部曲士伍则非常少,这当然是因为李泰深谙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
商原本就在华州霸府眼皮子底下,他如果公然荫庇众多人口,以至于州郡编户大量流失,那自然是在公然挑衅此间的官方力量。
虽然此间武乡县令、包括州郡长官都和他颇有交情,可若是自恃交情便无底线的侵犯别人的职权,这种朋友翻脸也快了。
但是武将通过战争俘获人口而收编为士伍,本就是时下公开的规矩,只要不是杀良冒功、又或者掳掠官府在编的均田户,便算不上是什么忌讳。
至于说外州流入的人口,本身就不归此间州郡管辖,虽然说州郡官长也有收编流民的政绩需求,但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华州本就人多地狭,没有太多荒地可以用来招抚流民而授田编户,这些人口被李泰招募过来入其工坊做工,既稳定了地方治安,官府还能从他这里获取一部分赋税收益,官府也是乐见其成。
至于说在乡里聚集数万民众,会不会引起霸府的警惕与驱逐,这也是多虑了。
商原虽说区域不算太大,但东西南北直径也有着几十里,分布着许多豪族庄园邸业,数万人口分布在此间,又不是几万带甲之士整天聚在一座山头上,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