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373节(3 / 4)

北分裂隔阂已久,北面想要统合南方,扶植傀儡以渐进算是一个成本较低的方案,尤其如今的他还不是西魏的话事人,那就更需要借助这样一个中间人。

梁王血脉身份自是足够,而且彼此间也颇有共事基础,此番虽然失控了一次,可如果换了南梁其他人,估计只会更拉。而且眼下他也接触不到较之梁王身份更够分量的替选,手上虽然还有一个萧圆正,但也明显的不适合。

所以当梁王来到石城态度诚恳的道歉时,李泰也颇为大度的原谅了他,并没有再就此深究下去。而当梁王提出他闹的动静太大,不好直接息事宁人的时候,李泰对此也有安排。

他提出梁王归后便为邵陵王萧纶举行一个盛大的葬礼,并且要求湘东王那里派遣儿子和臣员前来参加邵陵王的葬礼。如此一来,梁王的体面也能保留下来,而且还给人一个深明大义、公道正直的印象。

第0696章 谁当柱国

对于李泰的这一提议,梁王也是深表赞同。在不能实际掌控江陵的情况下,这对他而言已经可以说是最好的一个结果了。

“前者怒火攻心、有失常智,以至于做出错误的决定。幸在伯山仍不弃我,还肯耐心规劝,使我幡然醒悟、迷途知返。自此之后,凡有需要智谋决断之事,我一定向伯山多多请教!”

梁王又一脸羞惭、语调诚挚的对李泰说道。

这话李泰也只是听一听,反正无论未来梁王究竟能不能做到这一番表态,自己都得逐步限制其人的自由度、降低他失控作妖所带来的危害。

此间既已达成共识,李泰便又着令李去疾再跑一趟江陵,领土方面仍然维持之前的条件,并且带上一封梁王的亲笔信,表示他们之间已经摒弃前嫌、和好如初,不容旁人再作挑拨离间。只待湘东王派遣人员北来参加邵陵王葬礼,梁王便即刻撤军。

此时侯景大军业已兵围巴陵城,并且昼夜不断的发起了强攻。尽管湘东王对于王僧辩信心不小,认为其一定能够守住巴陵不失,可是在襄阳方面的威胁下,再加上担心侯景乱军从江北进攻,湘东王也不敢派出驻守在江陵的军队以增援王僧辩。

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显然是难以维持良久,尤其一旦拒绝李泰的要求后,江陵方面可能还要遭受西魏军队的进攻,湘东王只能点头应承下来李泰的所有要求,割让夏口等诸江北渡口之外,又派遣庾信等几人为使、陪同儿子萧方智前往襄阳参加邵陵王葬礼。

有鉴于湘东王这个人信用向来马马虎虎,为免其人事后又要反悔,李泰又要求他以向西魏递交国书请求荆州总管府派兵协助江防的名义,正式确定将诸渡口的归属权给予荆州总管府。

在收到江陵方面递交的国书之后,李泰一方面着员快马加鞭的将之送往关中朝廷,顺便将此间的情势以及自己的计划奏报一番,另一方面也督促梁王退兵返回襄阳给他六叔办席。

至于李泰自己则仍留镇南面,观察战事进展的同时,也要准备着侯景大军败逃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将诸津渡接手过来。湘东王虽然答应了割让诸地,但他也得展现出能够将之据为己有的实力。

荆州总管府的水军力量的确不强,唯一可称的一个水军将领还是之前从樊城投降过来的刘方贵。如今的刘方贵作为赵刚的副将驻守义阳,在淮水上游训练了一支巡防水军,眼下也不宜调到这里来。

为了确保能在第一时间便建立起一支可观的江防力量,李泰提出让梁王交出襄阳的水军与荆州总管府的水军进行整编,从而南下控制汉水入江口。

梁王对此也非常热心,此番举兵他虽然没有入主江陵,但若能够借此将势力扩展到重要的长江口岸中去,在同江陵的对峙过程中也能掌握更多一种的制衡方式。

至于说整合后的水军主将,由于李泰这里并没有合适的人选,便且交由梁王选择部将出任,但是在军事调度方面则归属荆州总管府进行管辖。

如此一来,李泰在大江一线有什么军事调度也瞒不过梁王,彼此能有一个充分的沟通,不至于再发生之前那种情况。

其实要说李泰完全没有合适的人选也不尽然,在他心目中徐文盛自然是一个足以胜任江防大都督的人选。不过其人刚刚经历丧亲之痛、又被湘东王这个故主斥为叛贼,李泰也不知他能不能够熬得住、挺过来,即便要作招揽任用,也得过段时间再说。

而且眼下他也是要借机分散一下襄阳方面的军事力量,就算将这几个渡口完全交给梁王掌控,其实他也并不算亏。想要掌握渡口当然要驻兵,襄阳军众调离,那么其城防诸事必然就要更多的仰仗荆州总管府进行协防。

就拿这次来说,为了让梁王不要担心事后会遭到江陵方面的报复,李泰主动将武宁的防守接手过来。就算来日湘东王挺过这一个关口,缓过气来之后要进攻襄阳进行报复,首先也要越过西魏的防区,李泰对此当然不会视而不见。

当然,梁王如果再想率军南下的瞎折腾,没有李泰的点头,他也压根过不去!

“还是得继续扩军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