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唐天将军 第255节(1 / 2)

“李将军快请坐,可惜山中无好酒,只有粗茶,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李泌被这样礼遇,心中非常感动。

他请李瑄在石桌前入座,并提壶在炉前煮茶。

不一会儿,茶香满山谷。

“还是当神仙好,我们凡人也只有羨慕的份了。”

茶上以后,李瑄抿一口后,看着周围的景物,笑语一句。

“这终南山内,多是不得已为神仙,哪能比得上人间富贵?”

李泌一语中的。

真正的隐士很少,大多是失意之人,和想走“终南捷径”者。

“也对!闻长源追求长生不死之术,现在学得怎么样了?”

李瑄又问这一点。

这很关键。

李瑄心中也没底,历史上要到天宝十载,李泌才向李隆基献赋求官。

在为官之前,李泌一直在终南山、华山、嵩山之间往来。

正是因为相信长生不死,才执着去追求。

等发现一场空后,才会踏入现实。

“还差一些,可惜未能与白云子相遇,不然他该能点播一二。”

李泌心中没什么底气。

从小接触道家,再加上朝野上下浓浓的修道风气,让他坚信世间有真神仙。

“长生应该很难,需不需要走更多山川去领悟呢?”

李瑄向李泌提示道。

看看他有没有走出这些仙山的意思。

“还有什么能比终南山更能接触长生不死的地方?”

李泌向李瑄疑问。

“在人间成仙。”

李瑄缓缓地回答。

“难呐!”

李泌摇了摇头,这背离他的仙道。

“长源觉得我这个人,有没有未来?”

李瑄仔细一想,现在确实还早,遂换一个话题。

“李将军年轻有为,将来前途无量啊!”

像朝廷大臣们对李瑄的夸赞一样,李泌也向李瑄夸赞道。

“只是最近听到一些议论,说我救了圣人,却失去了前途。都说我年轻有为,我不解,所以来询问长源。”

李瑄郑重地问李泌。

他需要先试探一下李泌。

他造反之前,绝对不会向任何人吐露,包括他的父亲李适之。

第160章 忠于社稷,李泌出山

隐士,不代表不问朝政。

终南山遍地都是求寻“终南捷径”的人,长安的事情,很快就会传到终南山。

李瑄的问题可谓是令人细思极恐。

特别是李亨被打击得迫不得已休妻以后。

那时候李亨会想,如果李瑄不救李隆基一命,自己哪会受到这样的屈辱?

“将军问此问题的时候,心中知晓如何。”

李泌不能明说,李瑄是聪明人,知道其中的关键。

当然,如果李亨是一个宽容大度的君主,那李瑄将来则不会受影响。

“我忠于社稷,忠于百姓。如果那一天将要来到,我也不会后悔!”

李瑄则说出这么一句话。

李泌以为李瑄是忠于大唐,等待宿命。

实际上,李瑄从不是忠于大唐,哪怕这一世他姓李。

如果有一日,朝廷欲借回纥之兵抵抗叛乱,以劫掠洛阳妇女、钱财、粮食为代价,还不如直接灭亡了。

就像杜甫《留花门》描述的一样,回纥维护了大唐皇室的统治,却将灾祸转嫁给平民百姓,那踩倒了麦苗,还要把桑枝折断,留下无穷祸患。

“将军高洁。”

李泌只能如此回答。

李瑄虽年轻,但行事让人捉摸不透。就像是他的诗一样,风格不同,变化多端。

李泌也无法猜透李瑄的具体想法。

随后,两人聊一些其他问题。

比如《道德经》《易经》上的名句,李瑄请李泌来点评。

李泌都有自己的见解。

又各自介绍家室,了解彼此。

“恨见君晚!”

“我与先生有缘,当无话不谈。今日我们畅所欲言。敢问先生怎么看待当前右相李林甫。”

李瑄向李泌问道,换作先生相称,表达对李泌的敬重。

因为李瑄知道李泌一直对奸臣不满,历史上写文讽刺过杨国忠、安禄山那样的大臣。

那时候已经李泌已经三十岁了,能看出他并非无为明静,也有热血难凉。

“右相有实干之能、雷厉之风,如果不玩弄权术,不利欲熏心,应该是个好尚书。”

李泌没有畏葸不说话,他也知道李瑄和李林甫的矛盾,不可能因为他冒犯右相而罪责他。

而且李瑄与他年纪不差几岁,就称呼他先生,让李泌对李瑄更高看一眼。

毕竟他只是一介白衣。

礼贤下士说着容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