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218节(1 / 2)

说起踩缝纫机,她和姐姐还是拜的镇上同一个老裁缝为师的,姐姐早学艺三年。

当她开始学时,姐姐已经出师了。

那时候师父时常会说起姐姐做事多么的熨帖、手法多么的麻利,她听多了以后就有些不忿,觉得自己不一定比姐姐差。

但事实证明师父的眼光没有差,她学了三年没能出师,只能继续跟在师父后面打下手。

随着年满二十,村里介绍相亲的也多起来了。

林家条件不错,过来相看的男的挺多的,但她都没瞧上眼。好不容易觉得有个不错的,结果被他尽快结婚的要求直接给吓退了。

渐渐的,村里就开始有人说闲话了,说她眼光高、要求多云云,她本来没当一回事。

但后面发现家里的嫂子也跟着别人一起说她的闲话,她的小暴脾气就直接给炸了。

和哥嫂吵了一架,收拾好行李,死活要跟着过来捎信的赵大哥桂香嫂子去鹏城投奔姐姐。

爹爹和姆妈拗不过她,只能同意。

就这样,林平从湘省来到鹏城。

来到鹏程,见识到大城市的繁荣,她决心要扎根在这里。

托姐姐的福,她进了一个很不错的制衣厂,厂里的师傅也因为姐姐的关系很照顾她。

因为想赚钱,她每天快乐的踩着缝纫机,从不抱怨苦和累。师傅开玩笑说她们老林家是不是血液里流着勤快的基因。

基因不基因,林平不知道,但时至今日,她仍然记得拿到第一笔工资时内心的激动。

没过多久,姆妈和爹爹也先后过来了,但很快又回去了。

这一年,姐姐买了房,在鹏城扎根了。

她也在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也要在鹏城买房,扎下根来。

但当时的她不知道制衣厂是有淡季和旺季的。

当淡季来临时,她和同厂的桂香嫂子闲得无聊,只能去报刊亭找姐姐。

这一次,姐姐又给她和桂香嫂子带来了新的赚钱契机——卖冰棍。

姐姐说的一点儿也没错,小小的冰棍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利润真的一点儿也不低。

她和桂香嫂子两个人就这样,推着姐姐借给她们的自行车,顶着烈日在大街小巷卖冰棍。

等淡季结束以后,自己和桂香嫂子虽然晒黑了不少,但钱包也变鼓了。

她俩继续回到厂里,踩缝纫机的踩缝纫机,剪线头的剪线头。

等到年底的时候,姐姐又带着她和桂香嫂子一起卖春联,让大家的钱包又鼓了几分。

赚到钱以后,她鸟枪换炮,穿着新衣服,拎着大包小包衣锦还乡。

不出所料,引得哥哥嫂嫂们艳羡不已。听到他们恭维的话,她忍不住的开心。

但也因为哥嫂的小算盘,她和他们闹得不欢而散,甚至还挨了爹爹姆妈的批评。

年后,她继续去鹏城打工。

这一次返回鹏城的路上,她没想到因为买错车票,又遇到了曾经相过亲的杨哲峰。

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她也没想到,因为这一次的相遇,两人又联系上了,杨哲峰还因为她跑来鹏城打工了。

顺理成章的,两人谈起了恋爱。

但很快就被老谋深算的爹爹给发现了。

于是,双方家长见面、订婚、买房、结婚。

说起买房,当时谁都没想到自己能掏出那么多钱出来,也是这一笔钱,让杨哲峰和他父母对自己更是高看了好几眼。

姐姐说的果然没错,底气还是得靠自己撑起来。

当然咯,也得亏姐姐带着,自己才能攒下那么多钱。

房子也得感谢姐姐,无论是华安苑那套还是桃源居这套,如果不是姐姐的英明决策,当机立断让自己贷款买房,那么现在估计自己还在城中村租房住,那杨六六甭想留在鹏城接受这么好的教育,有这么好的前途了。

再后来,姐姐看自己家因为买房经济窘迫,又先后把报刊亭和士多店转手给自己,姐夫也带着杨哲峰做事。

日子这才慢慢越过越好。

林平回顾这几十年的光景,发现她生命的关键时刻都有姐姐的帮助。

如果没有姐姐,就没有今天能够这么幸福坐在阳台上晒太阳的她。

林平正想着,突然听到开门的声音。

回头一看,正看到他卖力的拖着一个巨大的快递进来。

“又在网上买什么东西啦?这么大的箱子。”林平问。

杨哲峰揉了揉手腕,“不知道,是大姐给寄过来的。”

“拆看看看呗。”林秋起身。

杨哲峰拿出钥匙,在快递盒上划拉了几下,打开,“哟,是小笋,瞧这底下,肯定是昨天拔了就直接加急寄过来的。。”

“大姐可真想着我们,这次快递费可不少。”林平又拿起一根,“现在可正是吃小笋的时候。”

“可不是嘛!”杨哲峰去厨房拿了个塑料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