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去旅行的地方是春城,位于西南,因气候四季如春而得名。
她们在春城的酒店住了几天就驱车去了古城,在靠近内湖的地方租了一个白族小院。
第一眼看到这个小院梁昭就喜欢上了,院子里层层叠叠种起来的多肉和各种花卉,白天阳光又特别好,温度又适宜,不像粤区那么潮湿闷热。
她每天都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阴凉的地方种小盆栽,桌上的果盆堆着从古城买回来的水果。
这边水果种类丰富,又甜,价格也实惠,很多都叫不上名字,特别好吃,她们把自己认为好吃的给家里邮寄回去。
梁妈看着那些怪模怪样的水果无从下嘴,拿去分给亲戚朋友,人家也不知道怎么吃,又打电话来问她们。
古城和周边都有很多当地的特色美食,她们在外面吃过很鲜美的菌子火锅、用料扎实的米线、用茅草捆着烤出来的罗非鱼、酸到脸都皱起来的酸汤鱼、味道奇奇怪怪的花卉美食、油炸或者炭烤的各种昆虫、外酥里嫩的包浆豆腐等等。
院子里有厨房能做饭,不想去外面吃了就可以在家做饭,离院子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小型的露天市场,白天有很多当地人在那摆摊,瓜果蔬菜样样齐全,花十块钱就能买到很新鲜的罗非鱼,一斤多重,摊主给她们推荐了当地的做法。
太阳还没有完全下山,梁昭把处理好的罗非鱼下锅煎了煎。
摊主推荐的做法就是煎过之后放一些酸木瓜和辣椒进去炖煮收汁,吃起来是酸酸辣辣的,能很好的去掉罗非鱼的土腥气,鱼肉也更加嫩了。
“一会在院子里吃饭行吗?”她询问厨房外的后妈与继女组合。
珍珠还在婴儿车里呼呼大睡,她快五个月大了,现在都是奶粉和母乳轮换着喂,她也没有抗拒喝奶粉,只要把奶瓶放过去她就知道用自己的小肉手紧紧抱住然后咕嘟咕嘟喝奶。
宝宝贝贝蹲在婴儿车旁边拿一朵红彤彤的花在看珍珠睡觉,姐俩嘀嘀咕咕的在说珍珠胖。
“比之前胖了,像个肉丸子。”
“她每天都很能吃,妈妈说都没有奶喂她了。”
“啊?那她还能长大吗?”宝宝很担忧,妈妈没有奶喂珍珠了哎。
贝贝嗯了半天,选择不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她也不知道。
宝宝更发愁了,扭头去问继母:“姨姨,我能给珍珠喂奶吗?妈妈没有奶了,珍珠会饿肚子的,那她就长不大了。”
陈芜差点把嘴里吃的东西喷出来,“宝宝,你也没有奶呀,你自己还是个小宝宝。”
梁昭拿着炒菜铲从厨房出来,“你们在外面干嘛呢,喊半天都没人吱个声,晚饭在院子里吃行吗?太阳也下去了。”
“可以啊,”陈芜站起身,“我和你一块弄。”
“算了算了,你还是在外面陪孩子们玩会吧,一会饭就好了,先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去。”
餐桌在屋里,不好搬动,她们也很少用那个大餐桌,都是把摆在走廊的小竹桌搬下去充当餐桌用,两个大人两个小孩刚好坐一桌。
孩子不吃辣,陈芜也不太能吃,梁昭只放了半颗辣椒,酸木瓜也只放了几片。
这个酸木瓜是正常人难以接受的酸,切开之后那个酸味就能直冲天灵盖,单吃很难接受,拿来做菜倒是很不错,梁昭打算多买点寄回家去。
陈芜把小桌子和板凳搬到院子,这边梁昭也把做好的菜端出来。
“宝宝贝贝,快洗手吃饭了。”
“噢,来啦妈妈~”
一家人吃饭,梁昭也没有做很复杂的菜色,罗非鱼是按摊主说的做法改良过的,酸辣味都减轻,小孩子也能吃。
荤素搭配着炒的菜就有火腿炒豆苗,火腿太咸了,她单独把咸味炖出来了才炒的,也好嚼。
剩下两个菜一个是烤包浆豆腐,还有一个是炒土豆丝,汤是土鸡菌子饵丝汤,是她自己瞎搭配的,也很好吃,还可以当主食。
她们都习惯吃白米饭,所以也煮了米饭,这边的大米跟家里的还不一样,家里的是丝苗米,这边大部分都吃香软米,两种米煮出来的米饭都一样香。
陈芜给她们娘三个盛饭,宝宝贝贝已经等不及要吃了。
罗非鱼没什么细刺,梁昭也不用再给她们两个挑鱼刺了,她们就能自己夹菜吃。
宝宝贝贝今年四岁半了,吃饭刷牙洗澡穿衣服穿鞋都能自己来,在这次的旅途中也很让梁昭和陈芜省心。
在珍珠哭闹的时候她们还会帮忙哄,买东西什么的也会踮起脚主动问价钱,操心妈妈跟不上会累,还知道主动停下来等妈妈。
她们这次没有带其他随行人员,两个人照顾三个孩子,开始梁昭还以为会很累,没想到大的两个这么让自己省心,还是让她很意外的。
虽然带着三个孩子出来导致很多地方她们没法去,吃东西也要优先考虑孩子的口味,晚上更是只能在小院陪孩子不能出门。
但梁昭还是很开心,每天就是吃吃喝喝,白天带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