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4章(1 / 2)

雨后的小河,水面上涨,平时可以站上去的石滩被浸没。

河畔有几棵大树,树根盘错隆起,是一块干净的高地。暮南舟、暮杨,还有文管家互相搀扶着,站到了一起。

暮杨举着手电筒,怀抱一个纸箱,暮南舟取出莲灯,给蜡烛点上火。

晚上有风,文管家用手罩在烛火上,协助暮南舟将莲灯送到水面上。河水哗啦啦流过,四五只灯转眼即漂到远处,看不到火光了。

暮南舟一直沉默着,文管家周身的气压也十分低沉。暮杨清了下嗓子,打破了夜色的寂静,“今天天气差了些……”

“我的手艺差,应该再加些材料,做得更重一些,漂得会更稳一些。”

暮南舟是在自嘲,不过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暮杨今天没参与制作,文管家更是新手上场,有一只送到水上没几下就翻车的莲灯肯定是她做过的。

暮杨倒是没在意技术细节,想到一个习俗上的差异向暮南舟问道:“您为什么从来不在莲灯上加字?”

暮杨记得小时候有一回,他在莲灯的花瓣上乱涂了几笔,暮南舟还夸过他。然后他就突发奇想做了帆船型、金字塔型的各种灯,涂得五颜六色,最重要的是在水上漂得稳稳的。

“这个嘛……”暮南舟嘴角露出笑意,跳跃的烛光映在眼睛里,有种像河水漫上来的湿润令他微眯了下眼睛。

“很多话,从前都已经讲过,现在只是一种思念,写下来让她知道的话,反而会打扰到她吧!”

“我记得小时候跟您聊阿拉丁神灯,许愿灯,您还说您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叫我少看这些东西。”

文管家不插话,默默地放了几盏莲灯,有一只漂得格外远,她紧紧盯着,仿佛和另外两个男人不在同一个时空。

暮南舟捧着最后一只灯,轻轻整理花瓣,点燃烛光,低声回复道:“某些力量你能真实感受得到,那么它就是存在的……可能是我经历得多了,想法变了吧!”

“在这股力量的驱使下,接下来再做些什么,何尝不是一种唯物主义! ”

暮杨结合上文,听懂他指的是对某人的思念,但怎么听上去,又和他手臂上的奇特感应相关呢……也就是说,他应该行动起来做点什么,继续探明这股神秘力量么?

三人走在返回的路上,谈话间暮杨说到了博物馆里的灵犀雾灯。

文管家与前面两人凑近了些,侧耳聆听着。

因为这并不是一盏普通的纸灯,它是文家代代相传下来的一种独门手艺,制作难度极高。

据说它的透光性极佳,可以在大雾天穿透屏障,发出一种奇异的光芒,而且还有些不为人知的用处。

文雪莲也只是从小听父亲只言片语地提起过。暮南舟倒是不信这些,他仅是从收藏的角度对灵犀雾灯十分痴迷。

文家一度穷困潦倒,积攒的各种纸灯都被暮南舟收购。文胜将仅存的一只灵犀雾灯留到最后,是暮南舟等了好几年花重金买走的。

所以,也就是在那几年里,暮南舟对文家姐弟格外照顾,只怪文胜染上了赌瘾,没过多久就把钱财挥霍一空。

弟弟文金山曾劝文胜重拾技艺,再做一盏灯,反正暮南舟财大气粗,再高的价格也能承受。

他们经常会在家为了做灯的事情吵闹,文雪莲回家中待的时间不多,记得有一次父亲用菜刀毁了手指也不肯再做灯。

文金山凭着记忆糊弄出一些成品,暮南舟也不认,一分钱未出,从此文金山就将怨恨记在了暮南舟头上。

044 再不开窍

姜唯家里是造纸的,与灵犀雾灯有关?我不大明白……”

暮杨的话将文管家游走的思绪拽了回来,她也一直关注着姜小姐。暮南舟怕是又看重了什么藏品,极度重视这位年轻姑娘。

“制作灵犀雾灯的纸很特殊,似乎也快失传了。我是想通过姜小姐把这项技艺找回来,在此之后才能复制出灵犀雾灯。”

“您收藏了那么多纸灯,为什么它会如此特别?”

暮杨好奇地看向暮南舟,露出一抹调皮的笑容,“是有什么神秘力量吗?我还真很憧憬世上有一盏东方神灯,呵呵……”

暮南舟此刻没有表情,因为暮杨并没有意识到从第一次获得灵犀雾灯,到想要复制它,再到失去它,暮南舟已经历了二十多年。

未来,也许还要再等上十年,才能出现一盏像样的灵犀雾灯。

他着实笑不出来,瞅了一眼身后的文雪莲,神情复杂。

暮杨刚清楚了姜唯的背景,还不知道文雪莲的父亲就是灵犀雾灯的制作者,如今成了一位被莲灯悼念的逝者。

暮南舟眼前的困难重重,他只有发挥自己的最大长处,等。但并不是无所作为的干等。

园子的大门近在眼前,文管家跟了一路也听了一路。她收到暮南舟的眼色,恭敬地一低头,快步走开了。

“暮杨,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做这种灯?”

“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