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是事先从院里得到消息,知道皇帝陛下今年准备杀鸡儆猴,范闲也不敢来当这个“污点证人”与满朝文武为敌。
其实那份名单算不得什么秘辛,范闲手中有几张纸条,那些座师提调,谁手里没几张?单看这种光明正大的弊场声势,就知道庆国官场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也正因为如此,此次监察院查弊案,才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时间也没有谁会首先怀疑到范闲的头上来。
听着妻子发问,范闲的脸上露出一丝莫名的神情,道:“你那位太子哥哥的胆子太大,手段太差,这满朝文武也是一群胆大包天的糊涂蛋,春闱舞弊是何等样的大事,竟然闹得天下皆知,就算我不告发,若陛下要查,难道他们还想瞒住?”
婉儿从被窝里爬了起来,静静地看着他的脸:“相公,以后不要这么行险了,世上没有不过风的墙,若真让人知道此事与你有关,日后怎么办?”
“怎么办?凉拌。”范闲又说了一个妻子听不懂的俏皮话,微笑说道:“就算知道了又如何?”
婉儿叹了一口气,心想自己这位相公知书达礼,满腹诗华,外表看似平稳,但谁也闹不准他什么时候会做出如此癫狂的事情来。
范闲知道妻子担心自己,静静说道:“此事的关键还是宫中。科举是什么?是陛下为自己收拢人才的手段,前朝有位皇帝曾经在科举的时候哈哈大笑,说天下英雄从此尽入我的网中。陛下能容忍朝中官员用科举的名额来换取财富,但不能容忍所有的名额都被用来换取不义之财。更何况,太子和大皇子都在这件事情里插了手,咱们的皇帝舅舅不得不要问自己一句……自己这两个儿子到底想做什么?”
婉儿有些听不明白,好奇说道:“自然是要培植自己日后在朝中的势力。”
范闲笑着继续问道:“那陛下就要问了,你培植自己的势力做什么?大皇子可是个领兵的人,在朝中要这么大的势力做什么?”
婉儿苦笑道:“那太子哥哥呢?他是一国储君,培养人才倒算是说得过去,毕竟他将来也是要执掌国朝的天子,以往在东宫听太傅讲课的时候,太傅曾经说过,东宫不能无为,不惧流言,率先准备一些臣子以备将来之用,这才算是真正的赤忠,天子家的孝义。”
范闲摇摇头,露出淡淡讥屑说道:“太傅文章大约是好的,道理肯定是对的,但问题是,当今陛下身体健康,东宫这时候就开始培养人才,陛下不得不在心里问自己一句:太子难道着急了?”
第十三章 雨中访友(一)
婉儿倒吸了一口凉气,发现事情确实是这样,又听着范闲继续微笑说道:“所以说,陛下能忍一时不能忍一世,能忍百官,不能忍自己的儿子,如果陛下一直不想便罢了,但只要开始想第一个问题,便无法控制地会怀疑到很多的东西,所以整顿科场弊案也就成了自然之事。”
林婉儿将头靠在他的怀里,轻声说道:“其实这些事情说起来也简单,若我愿意想也能想明白,为什么太子哥哥他们想不明白?”
“不是想不明白,只是太子本身已经开始有不安全感。”范闲想到年初时皇帝陛下给三位成年皇子的赏赐,那里面含着的深意,就连范闲也看不大明白,想来不论是太子还是大皇子,都有些惊悚不安,所以此次科场之上,才会伸手伸得如此长。
林婉儿叹了一口气道:“我也不求相公能封王裂土,只求能做个逍遥侯爷就好了,这些事情总是麻烦得厉害。”
“富贵闲人,固我所愿也。”范闲笑着应道,想到贾宝玉的那个外号,接着说道:“只是有些事情看不惯,总会犯犯嫌,谁叫我与父亲大人的名字取的都不怎么好。”
见他打趣家翁,林婉儿忍不住噗哧笑了出来,顿了顿又问道:“父亲那边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放心吧,父亲当天夜里就去了趟相府。”范闲又说回了最开头那几个字,摇头赞叹道:“所以我先前说监察院这事办得漂亮,你看看最近落网的这些官员,除了郭尚书之外,包括东宫、枢密院里都有人落马,岳丈那边虽然也捉了一位右侍郎,但毕竟没有伤筋动骨,这种分寸感如果不是浸淫官场数十年的老手来办,断然不能掌握得如此炉火纯青。”
“这很难吗?”林婉儿微笑问道。
范闲手指轻轻从妻子的黑发间梳过,轻声回答道:“很难,要让那些势力痛,又不能让他们痛死,免得陛下不好处理。”
说完这话,他的眉宇间涌出淡淡忧色。
“怎么了?”心细如发的婉儿抱紧了相公的胳膊,关心问道。
范闲摇了摇头,想将心里那个隐忧挥去:“我本来以为这次揭弊案,一定瞒不住天下人,所以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没想到监察院将我掩护得极好,不过你说得对,这个世上没有水泥墙,总会被东宫知道我与监察院的关系。而且……庆国的疯子太多,我这时候在担心那个跛了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