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来,他抽烟越来越频繁,没有半分享受,每一根都如饮鸩止渴。大量具有镇静作用的尼古丁涌进胸腔,能暂时缓解那种快要窒息的感觉。
不到十分钟,烟盒已经快空了。
郑淮明踱步向天台的边缘,放眼望去,能俯瞰北川市的人间烟火、车水马龙,更远处,仍有更高的现代大厦林立,将他全然包围。
如此繁华的世界,那么多灯亮着,却没有一盏是为他而留,与他有关。
或许,以后也不会有……
冬夜的寒风拂过,如一把小刀,刺得脸颊生疼。他羽绒服开敞着,衣领随冷风扇动,目光却只麻木地聚焦向那无数霓虹光点。
她此时在做什么?在哪里?
最近,他越来越少梦到她了,完全失去消息的日子里,他连她如今的样子都没法想象。
有一天,他会不会再也想不起她的笑容了?
入目皆是热闹团圆,而他孑然一身站在阴影里,身后连影子都看不到。
郑淮明倦怠的脚步动了动,朝天台边缘缓缓走去。
后天年后复工,最缺人手的日子已经过去……还是会对科里排班有影响吧,可他……真的撑不下去了。
明明已经在一步步靠近她的路上。
可为什么一想到明天的黎明还会再次升起,他心头竟是绝望的?
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他目光空洞,怔怔地垂下眼,十五层高楼,只要再往前两步,一切就能彻底结束了。
突然,手机“叮”地响起——
寂静中,这一声犹如刺破薄纱的利剑,猛然将郑淮明从下坠的思绪中拽住。
他用力地闭了闭眼,打开了屏幕。
看清群消息时,男人幽黑的瞳孔一瞬缩紧。
是金晓秋往校友群里,转发了一则推送:国际电影节青苗奖团队主创采访。
那缩略小图里女孩的侧脸,是那样熟悉。
又一条信息弹出。
金晓秋:【北川大学08级外语学院方宜荣获青苗奖,请大家帮忙多多转发这条采访!】
郑淮明不敢置信,抖着手点开了视频。
这条采访足足有二十分钟,一开始是一段电影节颁奖典礼的录像。
只见方宜身穿一条浅紫色修身晚礼裙走上舞台,下摆如花瓣般绽放,步步生莲。万众瞩目下,她晶莹的眼眸中尽是坚定,接过奖杯时,对镜头嫣然一笑,明眸皓齿。
画面一转,到了后台。
方宜仍穿着礼裙,端坐在沙发上,举起印有“北川大学”校徽的话筒。
恰到好处的v领露出她如天鹅般的脖颈,白皙优雅。
斜对面是一名略显稚嫩的学妹,拿着稿子采访道:“学姐,你原先就读于外语学院法语系,为什么转行拍纪录片呢?这是你一直以来的理想吗?”
方宜落落大方答道:“我原先的理想是当一名法语翻译,来图卢兹念书后,一个特殊的契机,让我选到一门相关的选修课程、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才开始拍纪录片。”
郑淮明几乎听不清她在说什么,视线如痴如醉地聚焦在她的脸颊、说话时一张一合的红唇上,一刻都不舍得移开。
如同一个贪婪的饕餮者,几乎想将这些画面生吞下去。
她更成熟了,眸光流转间闪烁着自信的光芒,长发挽起,耳边落下的几缕碎发尽显妩媚……
十几分钟过去,郑淮明如同一座冰冷的雕塑,一动不动地伫立在黑暗中,紧盯着那发光的屏幕,深邃的瞳孔中清晰倒映出她的面庞。
“听说这次得奖后,好几个公司都愿意合作,你毕业后更倾向于独立创作,还是加入知名制作公司呢?能不能分享一下对未来的规划?”
方宜微笑:“目前没有很具体的打算,法国的艺术氛围很好,适合我们做独立创作,但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回国,我和我的搭档更倾向于举起摄像机,去记录这片我们自幼生长、最熟悉的土地。”
——回国。
这两个字如同一记重雷,炸开在郑淮明耳边。
她竟然有意愿回国……
他或许还能再见到她。
瞬间像被抽去了脊髓,郑淮明膝盖一软,脱力地跪倒在了满是灰尘的天台上。
第七十八章 苦涩
在一次觥筹交错的饭局上,郑淮明捕捉到了三言两语。市里有一个创新试点的宣传项目,李院长很感兴趣,但审批还需要通过层层关卡,落实的难度很大……
一开始,院里持犹豫态度的人多,全新的宣传形式,一切都是未知的,谁都不敢当这出头鸟。
半年后,项目正式落定。
令所有人惊讶的,是二院的心外科成为了试点拍摄科室。
心外科科主任郑淮明做事一向沉稳保守,却罕见地多次大会上自荐,谁也不知道他背后做了多少努力,让这项目从众多提案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了一众领导的赏识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