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闻韵往壶中放置茶叶,我也算看着小瑜长大的,认识她的时间已经超过我年龄的一半了。
裴鸣砚跟着说,我跟怀玉差不多,都是大概她十多岁的时候,通过她姐姐同她认识的。
经过几句交流,闻韵知道了对方是扶怀玉的好友,彼此间也得知了些互相的信息。
怀玉人如其名,是个很善良温润的人。
闻韵聊到两人共同认识的人,回想起上次在音乐会上交谈的一幕,跟她在一起的感受很舒服,在这一点上小瑜倒是和她相似。
有礼貌且不失分寸,会照顾她人情绪,使得与之相处的过程很是舒适。
裴鸣砚眸光一冽,却说,确实,不过相似不代表般配。
闻韵给她倒茶的手一顿,抬眼看着她。
般配。
这个用词透露了很多信息。也就证明她也知道钟瑜对扶怀玉的情感,清楚她们二人之间的事情。
停了片刻,闻韵手上继续动作,你说的没错,是否般配重点不在性格是否相似之上,而是在人。
但性格的相似会减少相处的摩擦,使得两方未来走得更远,是好事。
裴鸣砚冷着面色,并不认同。
再次反驳了回来,她们不会有结果,不需要考虑走得远不远。
闻韵跟她相处的时间仅限于刚才的一个小时,第一印象和后续印象一样,对方是个富有社会经验,有头脑有理智的人。
并且很会把握与她人之间的关系。在跟客户交谈时既将对方讨得心情舒畅,又不失自身所表现出的可靠。
可在话题谈到这一步,她的话就变得莫名刺人。
仅仅是这几句的交谈,彼此间的立场就已经显露。
既然是在我的办公室,也没有外人,那就敞开了说亮话吧。以我所见所知,我也同样不赞同你的观点。
闻韵嫌把话藏起来说太累,便直接挑明了。
扶怀玉对她的眼神不同,你没看出来吗?
她看人一向准。
即便跟扶怀玉认识不久,但她能感受到扶怀玉对钟瑜的感情不一般。
裴鸣砚笑了,有什么不同?
你如果要说她对钟瑜格外温柔、格外有耐心,那我只想说,怀玉对谁都这样,她本身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再退一步来讲,她也只不过把她当妹妹看待罢了。
闻韵挑眉哦了一声,这些是她自己告诉你的,还是你凭借自己的思想揣测的?
你现在笃定的语气,是否太自信了?
裴鸣砚却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这不重要。
先不论是否喜欢,不管从哪方面因素考量,她们都不适合在一起。
无论是十多岁的年龄差,还是现下所需要经历的生活,都会成为阻碍她们的重重关卡。个人的真心感情,在这些问题面前都太不堪一击了。
我相信怀玉这点想得会比我更清楚。所以不论她们是否真的喜欢对方,她们都不可能在一起。
原因很简单,她们不合适。
闻韵从最先的不认同,渐渐到后来的呵笑,也算看清了一些眼前这个人。
裴总监,你确定你将这种工作富有逻辑的思维,用在人与人的感情上真的没问题吗?
她们合不合适并不是由你用硬性条件来衡量并决定的,真正是否合适,需要问作为当局者的她们自身。你我作为两个外人,实在是有些没理由断定这些言论。
隔空的距离之间,两道极具攻击性的目光碰撞,犹如尖锐的剑刃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