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光未亮,天气微凉。
今日是大朝会之期,故而宽大宏伟的宫门前早早的便有官员们按品阶排起了长队,六部九卿,文武百官在司礼监小太监的监视下井然有序,无人敢在这刚刚干净的地方逾矩半分,前几日他们可都是踩着能粘鞋底的血渍上朝的啊。
其实在六部之前本来还有三省,然而自从孙芝贤之事后,姜天绍便顺势将碍事的三省给革除了,换成了人员都是由他亲自简拔出来的军机处总览辅助他处理朝中事物,故而别看军机处的官员品阶都是六七品站在一众大佬的身后,但可说是天子近臣,简在帝心。
静鞭三响,宫门洞开,百余位朝臣按文武分列两行步入庄严而雄伟的皇宫,迈着方步进了举行朝会的太和殿。
往日总是要等上一阵皇帝才会到的,然而今天当大臣们踩着闪亮的金砖进来时,便看见了高高的龙椅上姜天绍身着明黄龙袍已经坐在了那里。
一跪三叩首,山呼万岁,天泰朝没有免跪的臣子,就算是最前面的三位年迈国公也不例外。
“平身!”
姜天绍淡淡的说了一句,游目四顾先扫了下面群臣一眼,然后对身旁的太监道,
“念!”
随着太监应喏,在众臣们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姜天誉的信便被高声的朗读了一遍,果不出姜天绍所料,太监念完后大殿里像煮沸的大锅一样,一片哗然,好半晌才渐渐安静下来。
“众卿都听见了,立国公冯泰清投敌卖国,里应外合至使怀王世子姜天誉在老君山被俘,此事有齐王蒋全宇作证,朕先把话说在前面,姜天誉是一定要换回来的!跟众卿家说,是想听听你们的建议,要如何处置冯泰清!”
皇帝的话用意很明显,已经为这件事定了基调,姜天誉要活的,冯泰清大家商量着来,但是一定要处置!
朝班的最前面,以三位年老德昭,爵显位尊的国公为首,分别是建国公陈岳,成国公楚岚,还有护国公魏良,西陈冯陈楚魏四大国公,今日仅缺其一 ,而剩下的这三位在听完姜天誉的书信后,一言不发的相互望了一眼,交换了几个眼色后,建国公陈岳突然大呼道,
“痛心呀!陛下!老臣实在痛心呀!世子姜天誉乃是我朝栋梁之才,别说二十万石粮草,就算八十万石也必须换回来!”
姜天绍扫了他一眼,虽见其老脸上满是痛惜之色,可心知这个老家伙肯定没这么好心,然则还没等他说话,成国公楚岚便出班施礼奏道,
“老臣复议,姜天誉少年英杰确实不可多得,若能使其平安归来,那些割地给粮的条款就算答应了,也没什么,不算丢了国体!”
“就是就是,陛下,臣也复议,成国公说的对,姜天誉乃是我朝的金玉神童,日后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为他,咱们西陈就算在其他两国面前失了脸面,损了国威也在所不惜呀!”
护国公魏良紧随其后,也出班奏道……
第316章 利 中
混账!姜天绍坐在龙椅上心里大骂了一句,这三个老家伙一唱一和的哪里是要为保住姜天誉答应东森的条件,这分明就是把他架在火上烤,你不答应还好,你要是答应了,就是损了国威,丢了国体,作为皇帝你自己掂量着办。
“臣复议!”
“臣也复议!”
下面跟在几位国公旗下的大臣们纷纷开始应和,说什么的都有,可大意均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换回姜天誉。
姜天绍气的头疼,可又没有办法,攥着拳头默不作声,然而就在这时,官职为九卿中的典客,名为张少辅的人站了出来,
“陛下,臣为典客,专司外交事宜,故而臣明白国体不可损,国威不可弱,为一人而向他国妥协,怕是日后,会遭人耻笑呀,还请陛下三思……”
张少辅的话掷地有声,为一群臣复议画上了句号,姜天绍抬眼瞪着他,真想一巴掌把他扇死,可又抓不住他话里的毛病,只将拳头又攥了攥。
皇帝安静,下面的大臣们也安静,偌大的太和殿针落可闻,大家都在等着皇帝说话,然则皇帝却一言不发。
下面的这帮人看似只有张少辅一人反对他换回姜天誉的策略,实则刚才复议的那群人竟没有一人同意,这种赤裸裸的打脸,让他需要冷静一下才能说话,要不然便又会像刚登基那会一样暴跳如雷的失了皇帝的威严。
“陛下,臣觉得可以换!”
正在姜天绍强压怒火之际,又有人站出来了,他侧头看向西方武将队伍,
“哦?方尚书请讲!”
方正阳兵部尚书,他上前一步道,
“陛下,两国交战,若说割地赔粮换人确实不妥,但是可以用人换人呀,自古便有换俘之说,故而,只要拿出一位跟姜世子身份差不多的人跟东森换俘,不就可以了。”
“此言有理!”
姜天绍不住的点头,可是下一瞬间他就愣住了,换人?找谁换?西陈方面没有啊,这个老东西,竟然晃点朕,这说了等于没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