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 他喝停狗子, 开口询问:“是谁?”
“赵阿叔, 是我!我来送叶子!”
门外响起的是李冬的声音, 赵景清打开院门, 李冬背着个大背篓, 心有余悸往院里瞅,瞧见两条大狗,不由瑟缩肩膀, 却又是止不住的好奇。
赵景清托起背篓, 从李冬身上卸下, 邀请他, “进来吧。”
李冬迟疑好一会儿, 跟在赵景清身后抬脚迈进院子。
大毛二毛朝李冬龇牙,赵景清又喝了几声,两条狗乖乖卧倒, 喉咙里的呜呜声听着好不委屈。
赵景清扭头对李冬道:“别怕,它们听话不咬人,你多来玩,和它们熟了,它们就让摸了。”
“好!”李冬直点头,眼睛定在两条大狗上挪不开。
赵景清将叶子倒进盆里,空出背篓来,让李冬等一会儿,进屋拿出两文铜板。
李冬拿着铜板,笑得见牙不见眼,合掌摇晃,两个铜板碰撞,叮叮当当响。
“谢谢赵阿叔!”李冬背上背篓,一步三蹦跶离开。
赵景清失笑,将树叶淘洗两遍放旁边沥水,而后回屋继续练字。
那厢,袁牧回到乐明村。
走路回家已经错过饭点,林翠娥知道他今日要回来,给他在锅里留了饭。
林翠娥边舀猪食边道:“饭在锅里,你自己吃。”
两桶猪食舀好,林翠娥拿扁担要挑,袁牧道:“我来。”
家里六头猪,两大四小,四头小的长大不少,吃得也多,一顿得喂四桶猪食,袁牧来回挑了两趟,给猪喂了,才洗手吃饭。
林翠娥刷锅,“你们在小罗湾住得咋样?”
“挺好的,还上门认了邻居。”袁牧边扒饭边道。
“邻居是得多走动,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 。”林翠娥舀出刷锅水,叹了口气,“景清不在,我心里都不得劲。”
每每他娘做饭,景清就去烧火,袁牧抬眼,“他烧火烧有恁好,星儿不行?”
林翠娥:“……”
是烧火的事吗?景清在,她做事景清主动帮忙,做得还好,给她省心不少,冷不丁的搬出去了,处处都让人不习惯。
“和你没话说。”林翠娥瞪他一眼,催促道,“赶紧吃,你爹下地去了,你不要磨蹭。”
袁牧:“……”成吧。
吃完饭,袁牧和林翠娥前后脚出门下地,他们田离家不远,出门走几步就能看见袁老二和他两兄弟在犁地。
袁星头戴草帽,在地里除草。他怕田里的蚂蝗,只要不让他下水田插秧,他啥都答应干,上到挖地播种除草,下到洗衣做饭喂鸡,指哪打哪。
吃完饭就来忙后,袁星坐田坎上歇口气,瞧见袁牧回来眼睛一亮,“二哥!”
袁牧应了声,袁星盯着他身后看,“景清哥呢,我景清哥没回来?”
“没,他要忙着做豆腐,得天天开张。”袁牧道,他也几天没回来,咋他娘和弟弟就盼着景清。
袁星也知道这个理,“我还以为今儿他要跟你回来呢。”
他叹了口气,他想景清哥哥了,“二哥,等春耕忙完,我想和你一起去小罗湾,我要去看景清哥。”
袁牧撸起裤脚踩进水田里,弯腰插秧,“成。”
日落月升,各家各户炊烟袅袅。
袁牧手里提鞋,光脚踩田埂往家里走。
赵景清躺床上入睡,大毛二毛趴在床脚、桌边,一双圆溜溜的眼在黑夜里绿幽幽的。
丑时过半,赵景清醒来,燃起烛火,洗漱完从后院牵驴拉磨。
天光微亮,豆腐框搬上驴车,赵景清驾驴子前往山阳镇。
袁牧手拿两个苞谷粑粑,边吃边往地里走。
……
隔壁田里的妇人忙里偷闲,目光四周搜罗一圈,没瞧见赵景清的身影,不由好奇问:“翠娥,咋不见你家新夫郎?”
林翠娥弯腰埋头,利落插秧,头也没抬回道:“他在卖豆腐。”
“卖豆腐哪有春耕重要,一年吃喝都看现在,咋还分不清轻重呢?”
林翠娥一顿,直起腰来,“李翠花,你这话就不中听了。地里的活咱们几个忙得过来,用不着景清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