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4章(1 / 2)

苏桃抱着朗哥儿坐在椅子上,云姐儿站在旁边跟朗哥儿说话。

“嗯~”

“嗯!”

两个人你嗯一声,我嗯一声,也不嫌累的慌。

赵氏拉着冯氏坐下,往她杯子里又添了些茶水,放到她跟前,“亲家母,快喝茶。”

冯氏端起茶盏浅啜了一口。

赵氏拉着冯氏的手问:“来京城也快两个月了,在杏林巷住得还习惯吧。”

“习惯啥呀,不习惯。”冯氏眉头一皱,开口就是诉委屈。

“之前在家干活习惯了,突然之间不用干活,感觉浑身不自在。在临阳县城住着的时候,还有周大嫂子可以说说话,在这边连个说话的都没有。”

赵氏抿着嘴笑眯眯地望着冯氏,“我刚来的时候,也不习惯,好在当时我有事儿做,忙着给朗哥儿做衣裳,不知不觉就那么过了好几个月。左右邻里也不怎么相熟,我都没有怎么串过门子。

好在顺子他娘就住隔壁,有个什么不懂的,就把她请来问一问,这不大半年过去了,慢慢地就习惯了。”

朗哥儿对着云姐儿,啊啊啊地叫,也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赵氏看了一眼逗朗哥儿的云姐儿,似是想起什么,“亲家,咱们家从宫里给云姐儿请了一位女夫子,听五郎说,过几天就来家里给云姐儿授课,到时候桃娘也跟着去听。你要是在家无聊,你也来跟着听听课吧,不行过来咱俩说说话。”

“孩子学的咱就不跟着凑热闹了,家里请了个粗使婆子,才不过四十余岁,平常一起做做针线,也算有个说话的了。”

赵氏忙说:“那就好,那就好。”

翠丫跟杏儿两个人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做出来两桌席面。

女眷这边吃饭的时候,翠丫给苏桃特特端来了一碗鸡汤。

朗哥儿要吃奶,齐家这边还时不时地给苏桃杀只鸡熬汤。

妇人喂奶损身子,不好好补补,到时候不知道瘦成什么样子。

庄子那边,都是齐老二跟齐三郎在打理桃树,杏儿除了帮他们做做饭,洗洗衣裳外清闲的很。

这不三月初的时候,杏儿就跑去集市上买了百来只小鸡仔回来养着。

过了一个月小鸡仔们几乎没有折几只。

她见到苏桃喝鸡汤,便对赵氏说:“二伯母,我在庄子上养了些鸡,等养大了让三郎偶尔送几只回来给桃娘熬鸡汤。”

赵氏喜笑颜开地说好。

后面宴席结束,赵氏拉住杏儿说话,对杏儿说若是空闲的话,可以养些猪羊鸡鸭,养好了拿出去卖,自己存着当私房钱。

第160章 兰婆婆

四月中旬,齐贺把宫里出来的兰婆婆请了回来。

兰婆婆京城人士,十三岁入宫到如今已在皇宫里待了三十六年,比当今圣上在皇宫待的时间还要久。

原她家中是在京城开药铺子的,自小懂些草药。

圣上的皇爷爷那一辈有个极受宠的昭仪生了个女儿身体羸弱,她便分到了那公主跟前去伺候。

公主出降后,她便留在了宫里,曾在御药院当了十几年的值。

前几年圣上嫡出的公主身子不好,她又被请出来了。或许是真的年纪大了,精力不足,总是担心自己出个什么岔子。

圣上下旨遣散一批宫人,兰婆婆便以年纪大了为由自请出宫。

原本兰婆婆不准备去谁家任教,她只想回家颐养天年。

她进宫的时候,家中只有个小生药铺子,这么多年,在她兄弟,侄儿的努力下,家中也有了几间铺子。

虽不是大富大贵,也是小富即安。

加上她这些年的积蓄,在家安心养老也是不成问题的。

她自请出宫后,便收到好几位大人递过来的帖子,皆是邀她去家中给小娘子授课,她没有此意,便想着怎么一一回绝。

这时,太后跟前的严都知找上了她。

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让她应了翰林院修撰齐大人的帖子。

两人自小在宫中相识,严都知还是小黄门,她还是个小宫女的时候,也颇得了他几分照顾。

如今他来说项,她便给他这个面子,去齐大人家教授半年。

齐家得了兰婆婆要过来的信儿,一早就把给兰婆婆布置的房间和授课房间又打扫了一遍。

喜子赶着毛驴去宫门口接兰婆婆。

兰婆婆不是一般的女夫子,出宫前,她也是宫中有品阶的女官,赵氏、苏桃很是重视。

早早地就使翠丫在门口守着,看到喜子的驴车,就赶紧来院子里通知她们。

翠丫看得仔细,等喜子的驴车从西边儿大街上一拐进来,翠丫就跑回去叫苏桃他们去了。

赵氏站了起来,把怀里的朗哥儿递给翠丫抱着,她理了理身上的衣裳,拉过云姐儿也帮她理了理衣裳。

苏桃站起来后,也整理了一下仪容,才跟着赵氏后面出了院子。

一行人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