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烧烤娘子的富家史 第163节(1 / 3)

因为郡主大人还要连夜赶路,后天得在南诏王城的城墙上进行演讲。

南诏王特地派人加班加点在王城通了电线,只为了能让罗乐的话筒和扬声器派上用场,使她的演讲予以众人耳目一新的体验。

南诏王对罗乐说,她祖母没有的,她要有,她祖母有的,她更要有,否则将来去底下见了她曾祖,他的颜面往哪儿搁!

南诏王宣传的效果非常明显,知道是昭贤郡主的成人礼,特地来王城观礼的百姓非常多,王城不得不实施了限流,害得罗乐差点没挤进王城……

南诏成人礼的礼服也是祭服,是南诏王特地请木氏手艺最好的匠人做的——嗯,这个人罗乐虽然先前没见过,但她一早就猜到是谁了。

“郡主可有觉得衣服有不适的地方?”木外婆长相温婉,说起话来非常温柔,跟风风火火的罗君灿完全不一样,“别担心,指给我,现在就能改。”

罗乐对温柔的长辈向来没有抵抗力,话语间不知不觉带上了腼腆:“挺好的。”

因着南诏老祖宗是前朝公主,礼服上用金线绘制的花纹虽然融入了不少大理特色,但整体形制还是偏向前朝正统。

内里的单衣是丝绸做的白色衬袍,但领子和袖口为了配合外衣,均镶着黑边。

上衣通体为玄色,绣有金色暗纹。下裳则为赤黄色,裙摆上极具民族风格的绣花与日月星辰等十二章纹交相辉映。

头上戴着十二旒长方形冠冕,每旒串着十二珠圆润的玉珠。

另有绣着金色蟒纹脚踩火焰的红色蔽膝垂于腹前。

罗乐虽然不是个文科生,但基本的常识还是知道的,祭服穿黑色是古礼,她懂。

但穿着有着十二纹章的玄色上衣,头戴十二旒冠冕……

十二,在华夏文明中意义非凡,黄道十二星宿,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时辰。十二,是宇宙规律,亦是天子象征。

这下谁还分得清红色蔽膝上的是金蟒还是金龙?!

知道的,明白这是罗乐南诏昭贤郡主成人礼……哦,不,是将来重大典礼穿着的正规礼服。

不知道的,还以为南诏出了位天之骄子,即将登基!

要不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一套礼服全部上身后,周围人哗哗跪倒了一片,就是见多识广的南诏王看着穿好礼服的罗乐慢慢从帷幕后面出来,也忍不住往后退了几步,默不作声扶住了一旁的桌子。

第174章

不怪南诏王腿软,罗乐长相上本就与她祖母有五分相似,穿上这身玄色冕服后,简直与他记忆中的人如出一辙,同样的端庄,同样的威严,同样如他曾见过的那样……恍若神女下凡。

若非罗乐开口叫了他一声大伯,他当真误以为时光轮转,他那位姑母又活了过来。

压下起伏的心绪,南诏王默默垂眸,问罗乐:“现下感觉如何?”

罗乐没察觉南诏王突如其来的拘谨,即便不是真的当皇帝,可真穿上跟皇帝同类型的服饰的时候,心潮澎湃得很,她张开手,细细打量铜镜中的自己,低调回了一句:“还行吧……”

因为段氏老祖宗这前朝公主的关系,这身衣服不是谁都能穿的,王室之中,只有昭贤郡主才有此殊荣。

以往确实有心大的段氏王族想要穿上这一身冕服,但这个类型的衣服跟认主了似的,南诏里凡有逾矩举动的人,最后不是暴毙,就是被雷劈,死状相当可怖,震慑了不少蠢蠢欲动的王室。

黄袍不是那么好加身的,野心再大,也不如性命重要。

在段氏王族看来,南诏王现在只手遮天又如何?只要不被承认,这昭贤郡主也不过是个可怜的替死鬼。

所以当看到城墙上身穿祭服激昂演讲、却无事发生的罗乐之后,这些暗地里不服罗乐的人不得不憋屈地闭上了嘴。

无事发生,证明他们的段氏老祖宗承认了这位不在南诏长大的继承人。

至于他们想造反、想闹吗?

在罗乐演讲之前,他们或许还能煽动几个手下,演讲之后?

算了。

谁会跟众望所归过不去?

“……段氏长乐在此郑重承诺,在位期间,身先士卒:凡行政令,皆以南诏百姓为重,来日重设科举,兴修学堂;农业为本,工商并重……

我等当继往开来,重振先祖遗风,文武并进,兴复华夏!”

王城之上,旭日阳光肆意挥洒在玄色衣袍上,十二旒玉珠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罗乐目光坚定,陈词激昂,铿锵有力的话语在场每一位南诏子民的心间激荡。

富贵荣华算什么?

跟随着她,这位昭贤郡主,这位即将继任的南诏王的脚步,青史留名也并非什么难事!

没有彩排,没有预演,随着罗乐演讲的结束,大理王城之中零碎的喊话逐渐整齐,最后齐声的誓言直冲云霄。

“兴复华夏!”

“兴复华夏!”

“兴复华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