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错误。
“玛嬷,头发被我弄坏了呀~”
淑慧长公主抱住扑过来的小娃娃。
她自己的孙子都有十几岁了,回京一年多,已经习惯了额娘宫中这个侄孙女的粘人。
就算再怎么思念京城这块故土,可她实际上已经在蒙古居住了四十几年,她对紫禁城的规矩早就有些格格不入。这京城,除了皇额娘,也没有她熟悉亲近的人。因此面对着如此率真,活泼,亲近她的孩子,淑慧长公主很是喜欢。
她的孙子如今也有十几岁了,她离开蒙古时,乌尔衮壮硕的像头小牛,傻乐地骑马送了他一段路,让她放心地在京城荣养天年,巴林部有他和阿布汗在,定会与族人共渡难关。
——如此想来,也有两年未见了。
不知道乌尔衮如今能打败他的阿布了吗。
淑慧长公主摸了摸乌西哈的脸,侍女们笑着上前接手,小心翼翼地拆开十格格编的头发。
“没事,”淑慧长公主慈爱道:“等我们小星星长大了一点,再给玛嬷梳头发。”
乌西哈重重地点头:“嗯!”
乌西哈奶声奶气道:“我学会了,就给玛嬷梳呀~”
她看着马上就高兴起来在她怀里摇头晃脑的孩子,摸了摸她的脑袋,嘴角一直带着笑。
她在公主府中时,几乎每隔一个月便会收到巴林部来的信。
信上不仅有对她的关怀,巴林部的动向,还有对皇上心意的试探。
皇上上位多年,巴林部一直忠心耿耿,但乌尔衮已经大了,巴林部想要知道是否皇上仍然对他们报以厚望。
宫中如今仅有两位适龄的公主,大公主恬静,二公主活泼,淑慧长公主对她们并无什么不同,也没有去试探皇上。
皇上登基之时,她早已远嫁蒙古多年,虽这些年常有来往书信,皇上待她亲厚。但她深知当今皇上的性情,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哪有她们去打探的道理。
更何况在她看来,皇上如今还需要拉拢巴林部,自然不会薄待他们。
贴身侍女曾提醒过要不要问一问太皇太后,可淑慧长公主也不想拿此事来惹额娘烦忧。
她看得出来,额娘今年身体大不如以前了。
太皇太后做事不会避开淑慧长公主这个女儿,她曾经多次见到额娘提笔写信,又放下,在书桌上深思,直到忍不住咳嗽了好久,才被她和苏麻喇姑劝下休息。
她有一次回头,看见那封只有了几个字的信。
巴林部没有适龄的小孩子,若想给乌西哈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额娘或许在考虑科尔沁部。
可正如同她离开京城太久了一样,额娘也离开科尔沁部太久了。
纵使皇上的威慑力还在,科尔沁部和爱新觉罗家世代联姻,自会比其他的蒙古部落善待公主,可谁也不能保证此后会如何,更何况科尔沁部这些年并非没有二心。
如今鄂齐尔与班弟矛盾渐深,皇上前年似乎单独接见过鄂齐尔,或有扶持右翼势力的打算。
那么科尔沁部也不是最好的人选。
乌西哈年龄太小了,无论是哪个部落,都有变化的风险。不管是淑慧长公主还是太皇太后,都知道最好的选择是什么。
额娘近年来身体越发的不好,去岁险些没挺过去,乌西哈这孩子在额娘床边日日夜夜哭,任凭康熙哄或者骂,就是不走,气得皇上还将钮祜禄贵妃叫过来,小家伙却扒着床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生气地让阿玛和额娘走。
皇上见她手指都快见血,向来刚硬的人也哽了声音,让所有人退下。
或许是日夜听着曾孙女的哭声和女儿孙子的唠叨,想着自己还没有把身后事安排好,太皇太后竟真的挺了过来,太医都忍不住道是奇迹发生。
从那时开始,额娘便在撑着身体为乌西哈谋划。
今年除夕,额娘问她巴林部如何,淑慧长公主知道额娘的意思。
她想了许多,她的子孙如今都在巴林部,若乌西哈能去巴林部,或许让鄂齐尔这几年努努力,再生一个孩子,再不济她还有别的儿子所出的孙子,让巴林部等着乌西哈长大也不是不行。
毕竟乌西哈是额娘如今最疼爱的孩子,皇上对额娘的情谊非比寻常,自然会更加善待巴林部。
但她望着额娘疲倦的眼睛,却无法说出自己的算计,只微微地摇了摇头。
纵使巴林部的首领都是她的血脉,可她也老了,乌西哈此时还小,等她真的嫁过去了,淑慧长公主又能护住她几年呢?
若是乌西哈在巴林部过的不好,她又有何脸面去见额娘?
她生活在蒙古四十余年,习惯了那里的风和草原,干燥与灾难,额娘出生于科尔沁部,老了,便怀念起那里的故土。
可乌西哈不是。
她是紫禁城长出的花,受不住草原的烈阳和狂风。
淑慧长公主清楚,太皇太后也清楚。
所以那封拜托科尔沁部要照顾好乌西哈的信无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