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什么事,可小姐在知道的那一刻,满心牵挂您!为此重病一场……她千方百计地想要从老爷身边找出蛛丝马迹,最后在老爷的书房当中找到了那些证据。她不顾自身安危,也要将证据交给长公主啊!”
绿松并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她替谢韵引开追兵之后,最后躲进京城的排水沟渠内,才堪堪躲过一劫,她在沟渠里躲藏了数日,饿了渴了便吃沟渠内的脏食,喝沟渠内沤得发臭的水,最后才回到谢府。
但那时谢府已经空无一人,只在那见到了同样来找人的晏回南。
“我当初太害怕,太饿太累,晕了过去。”绿松声泪俱下,“可是……小侯爷。试问这世上又有哪个人,愿意舍弃亲生父亲,也要将证据送给对其恨之入骨的人。小姐明知这证据送出去之后,老爷会因此而丧命,谢家会因此而落难……可她还是想方设法地要把证据给长公主。小姐那年才不到十岁啊!小侯爷!”
“你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的……小姐宁愿不要自己的命了,宁愿违背孝道,也要还晏侯爷清白啊!”
-----------------------
作者有话说:作者已经暴风哭泣过一遍了……呜呜呜
快要到故事的高潮部分了,火葬场快来了。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出自唐代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本文的历史年代杂糅,而且用这句诗只是因为“明月夜”这个氛围感,大家不要误会这首诗啊。卑微作者求饶,呜呜。
第62章 悲画扇(2)
绿松几乎泣不成声,晏回南则高坐堂上,耐心等她哭到能喘上气了,才开口:“你继续说,之后发生了什么?”
绿松用力点点头,狠狠擦干眼泪,将当夜发生之事,事无巨细地尽数告知了晏回南。
当夜发生的事,难以忘记难以释怀的人太多,绿松也忘记不了。她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而且她后来逃脱过后,她拼了命地要活着,就是期望着有朝一日能够再见到小姐。
若是不能见到小姐,她也必要将事实真相说出来。
她要让人知道,谢家有罪,但她的小姐不曾与恶人同流,是大义之士,她的小姐对得起天地良心!
“当初小姐已经被老爷禁足,她就让我日日带着她养的那只鸟在公主府和谢府之间往返,花了半月时日才教会那只鸟如何去公主府。后来小姐偷走了老爷书房里的证据,在约定之日,小姐扮作下人,躲进了泔水桶里才得以出府。抵达了和公主约定的地点,最终等到了长公主。
“长公主看完证据之后,便说这些证据一定能证明侯爷的清白。可是我们话还没说完,就有冷箭朝我们射过来,幸得长公主身边的人身手好,悉数挡下了。紧接着就有一伙黑衣人冲出来,那伙人与长公主的人缠斗的时候,长公主分出一部分人送了小姐离开。之后我便跟随小姐先行离开了。再之后我又和另外一些人与小姐分开,为小姐引开追兵,自此,我与小姐便失散了。”
晏回南至此才得知了当年事情的全貌,心中五味杂陈。
其实从谢韵问出长公主是否有给他什么东西,问他父亲是否有平反时,晏回南的心中便隐隐有了猜测。
他后来也调查出母亲当日的确收到了密信,但母亲将信焚毁了,他不知是何人送的。
如今得知真的是谢韵送的……
他一时之间竟不知究竟该恨谁。那种焦灼、痛苦、纠结感交错着折磨他。当年母亲若是没有接到信件,不出门去,也许便不会遇害。
他曾经无比地痛恨过那个诱骗母亲出去之人,若是能抓到,他必手刃之。
可如今知道事情的全貌之后,他对当年小小的谢韵又升起无限的感激之情。原来她的心中也曾有过他,她没有丢下过他……
末了,晏回南对绿松说,“我信你。”
说完,他让人将绿松带出去。
绿松临出去之前又问了一句:“小侯爷,我家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