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韶华的话音一转,声音也变得哀伤起来:“事情发生在五年前,我怀上第一个孩子时,当时的我十分高兴。以为不论多么不圆满的人生,在那一刻就要圆满了。但是有一天我意外遭人陷害摔到,三个月的孩子,胎尚未坐稳,便滑胎了。我当时恨不能死过去。不过后来我察觉到不对,便派了人去查,最终查到了真凶,便是谢韺。她是回来报仇的,她要报复谢府的所有人!”
“何出此言?”晏回南问。
借谢韶华之口,晏回南才了解到当年谢家逃亡路上的另一段骇人过往。
原来,当初谢青云仓皇出逃,并未做好周全的准备。不仅仅在半途中谢韵的母亲染病去世,尸骸被随意埋葬,被丢弃的人还有谢韺与她的姨娘。
谢韺出生时曾经带了弱症,多日奔波,沿途辗转被人传染了风寒,重病难行。彼时追兵追得正紧,谢青云的行程耽误不得,带着个病秧子累赘必然无法逃,便将她谢韺母女二人丢在了客栈,只带走了嫡女谢韶华与棋子谢韵。
“所以她恨谢青云,也恨谢家那些过得比她好的人。我不知她是如何接近的大皇子,但是我在调查她时,还意外查到了一桩往事。从前大皇子的府上有两位苗疆少年,便是谢韺为大皇子寻觅到的。后来听说这两兄弟都死了。我调查到谢韺时,她已经不在大梁,也许就是报复完我,她又去寻谢韵了。摄政王,我把我知道的一切都告知你了。”
谢韶华道:“她人已不在大梁,此刻极有可能就在白下。”
谢韶华想到的东西,晏回南怎么可能想不到。
他的心立刻如坠冰窖,幸而他临行前给谢韵留了跟随自己多年的死士护卫。
晏回南立即动身返回白下,沿途又听闻一件事。
白下爆发鼠疫,朝廷已下令封城!
鼠疫,封城?那谢韵呢?她在哪?谢韵,谢韵……
第96章 春归处(1)
此刻传信,远不如晏回南亲自回一趟白下来得快。他一刻也不能耽误,也不管逆着逃亡人流的路线,他全然没有想过,他即将回去的是一座被疫病包围的城池。
心里只有谢韵,担心见不到谢韵。
所以他一路马不停蹄,赶到晋城时,已经跑死了两匹马。
明明马上即将进入一马平川的平原,可偏偏山岳横在眼前,大雪封山,通往荥阳的路已经被堵死,进不得也出不得。只能等待雪小一些后,人工清理出可供通行的道路。
跟着晏回南一路奔袭的司文也提醒,若是再冒着风雪前进,两人都有被冻死的风险。因为他们中途只在换马时歇脚,其余时间一刻也不敢停歇,所以沿途一口热水也没喝。
他们在山脚的一家驿站暂时歇脚。这座驿站常年为翻山越岭的游人提供歇脚之地与补给,是个十分热闹的大驿站。
此刻驿站内外挤满了从南方逃亡而来之人。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这一场雪封住了不安,仿佛这场大雪阻隔了白下那蔓延开来的疫病。
半月过去,封城之前逃出来的人,有些人在半路便已经病发,现在除了白下城封城之外,其余许多城池都封城,严禁白下城出来的人进城。
这些人只能加紧往北方逃,因为有人发现,越是寒冷的地方,病发的越缓慢。虽然不知为何,但至少往北方走,是如今唯一的生路。
晏回南和司文花了大价钱才订到一间房,与晏回南同样花了大价钱才订到房的一家人,就住在晏回南的隔壁。
夜半之时,忽闻驿站外一声巨响,仿佛雷鸣震怒。
又过没多久,便听见有人在客栈外面喊,“大雪压死人了!”
原是山上一处厚雪自山腰处坍塌,一道雪墙如洪水般滚滚而下,压倒了山道上的几个行人。
需要有人去把人从雪里挖出来。
原先落后于晏回南和司文的那一队士兵,也在不久前赶到,就驻扎在距离驿站不远处。晏回南好心,也当是行善积德。着司文寻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出去帮忙挖人。
晏回南的手指在雨雪潮湿天气便会阴阴作痛,一夜未眠。只站在驿站楼上借远处的灯火观望。
那被砸的一行人中,有几人侥幸逃脱。
司文去了现场之后折返回禀了晏回南一则令人意外的消息。
“王爷,是温家人。”
“哪个温家?”晏回南一听见是温家,心中的弦不由得绷紧。
琅琊温家还是白下温家。
“白下温家。”司文知道晏回南想问什么,“王妃和小王爷不在其中。”
晏回南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大步迈出去,迎着猛烈的风雪,如地狱里走出
来的鬼魅。
抵达现场之后,温芮正瑟缩地躲在哥哥温垚怀里哭泣,两人坐在一旁的木箱上,惊魂未定。被压在雪中之人是他们的父亲。温夫人撑着意志力,临危不乱地在一旁指挥人挖雪。
司文提着飘摇的灯笼跟在晏回南身后半步距离,灯光所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