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娘也写了成立这个盟会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更方便的帮助女娘看诊和生产,希望能让更多的女娘得到医疗救助,让她们更有保证的度过生产期。
李三娘愿意去做,不是为了名利,就只是真的想要助人的。
因为她能做,所以她就做了。
就是这么简单。
盟会的宗旨就是通过盟会让女娘们得到帮助。
之后可以通过良好的调整联合,比如之前李三娘给联盟内医师讲授的外科无菌意识,那口罩、手术外衣、头套和布巾子之类的东西必然是要大量需要的,这不就是可以给女娘们提供工作岗位么,或者后续使用过的外衣等需要清洗熬煮晾晒,这不也是一个岗位。
如此互帮互助,实现可持续发展,让盟会健康的发展,从长安扩大到京畿道甚至再到整个大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了成立一个盟会,还是一个以助人为主的盟会,自然不仅仅是这么点儿事,之后盟会的聚会地点,经费来源,若有意外该如何处理等等都需要在商议后决定。
并且,为了先不引起全体医师和其他人的反感,对于平康坊女娘们的帮助就只能先转入地下,做一个暗册处理。
这些李三娘先只是简略的写了些原则,后续必然还是要不断增减的,且之前也与不良人里的不可先生打过招呼了,估计也就这几日不可先生那边就该给出莳花楼的女娘们是否可以救助了。
第94章 开始
李母先快速的大致看了一遍,读到中段,她就抬头看了李三娘一眼,李母实在没想到李三娘竟是想让她做这个盟会的掌门人。
然后李母就放慢了速度,从头开始仔细的一字一句地又看了一遍。
要说李母内心中不激动那是不可能的,李母本就是个心中有积极向上的愿景的人,要不然当初她嫁给李父后,她不会愿意和李父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稳婆,就为了挣那几个喜钱的。
当初李父虽然只是一个小小医师,一开始确实生活不易,可后来李父因着不良人起家了,开了医堂,还是有自己药柜的医堂,李母就是呆在家里料理家务,李父也不会养不起。
但李母有心做事,李父就教了她稳婆行事,要问为什么李父一个男子会给人接生孩子,那很简单,因为他是个医师。
虽然不是每个医师都专职于女娘生产,但基本上每个医师对于这方面还都是知道的。
因此,后来李母才坚持着做了三十年稳婆。
所以,你对一个年过不惑,有着三十年给人接生当稳婆的人一份工作,你说她会不会激动?
很多时候,有的人他们只是缺少一个机会。
而李三娘就是那个给李母机会的人。
反复看了三遍的李母,把心中的激动收一收,抬手把这两张纸递给了李父。
李父和李母夫妻三十多载,他自然看出了李母的激动情绪来了,但李父着实没想到是因着李三娘写了什么东西,才让李母一个平日里并非那么情绪外放的人都无法掩饰自己激动的感情。
李父拿着轻飘飘的两页纸,自己逐字逐句仔细的读了起来,当看到李三娘写的想要第一任盟会会长由李母担任时,他抬头看了一眼李母后又看向李三娘,然后才继续读下去。
在旁的李大兄他们心里也甚是好奇,李三娘到底在这两页纸上写了什么,能让李父李母做出如此行为。
李四郎年龄小,坐不住,就冲着对面的李二郎挤眉弄眼,小小一张脸,硬是让他凹出了各种表情来。
李三娘坐在李大嫂位子旁,自然看到了李四郎的怪样子,她倒不觉是小四郎不看场合不稳重捣乱什么的,毕竟小四郎只不过是一个才不到八岁的孩童罢了。
“大郎,找几个凳子,你们哥四个都坐下,总站着也不嫌累。”
李大郎听了这话,却是先看了李大兄一眼,得了李大兄的点头允许,才指挥兄弟们自去找了凳子坐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