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广场旁,只有十来个人聚在一起看着那几具尸体,低声讨论着。
天地上下一白,苍苍茫有狂大的风雪陡卷,漫大一片天空上,大雪如书籍翻页,横扫过数条长街,向着遥远不知深处的远方掠去。
夏昭学披着雪白的银貂大裘,站在风雪里远远眺着那几具尸体,俊秀的五官在大雪里模糊。
那些尸体在风里高悬飘荡着,风儿戚鸣嚎啕,万千雪花从尸体身边经过,细碎的穿过他们的衣角和发尖。
像是,万千幽魂呢。
他们巨大无声的从北境回来,回来看着这大洪炉,这凄凄人世间。
夏昭学平静的目光渐渐浮起悲悯,望向被白雪铺砌的浩大广场。
那年,也是在这片广场,定国公府的男眷们落了一百多颗人头在这,鲜血如洗,堪比今日的大雪。
所以他始终不愿意来这里,两年来未曾踏足,今日再来,本以为会欣慰释怀些许,但根本没有。
那些恨,那些怨,那些仇,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消失,永远不会被摧破殆尽,经年刻骨,年岁越久,伤口越痛。
第348章 可怜公子
旧堂拿着伞,和久歌站在马车旁边。
大雪将车轮淹了小半截,天空黑蒙蒙暗下,那些纷飞的碎雪变的如尘灰一般。
“要回去了。”久歌很轻的说道。
旧堂看着夏昭学的身影,天地大雪里,他似凝在了那,修长清瘦的一抹。
旧堂摇头说道:“再等等。”
“再晚些回去,夫人要责怪的,”久歌说道,“夫人责怪的是我们,不是世子。”
“嗯,”旧堂微不可见的点了下头,仍是说道,“再等等吧,公子很少有外露的情绪了。”
久歌闻言,喟叹了声,说道:“那,再等等吧。”
良久良久,夏昭学终于回过身子,旧堂忙撑开伞迎上去:“公子。”
夏昭学摘下半掩的风帽,霜雪往后滑去,他望了眼立在马车旁的久歌,说道:“怎不进车厢。”
“因为不知道公子要站在那边那么久呀……”旧堂缓步跟在一旁,小声说道。
“嗯。”夏昭学应道,没再说话。
他走的很慢,在伞下微垂着头,旧堂个子不及他高,需要抬高手臂为他遮去风雪。
马车已被久歌从雪地里牵出,临上马车前,夏昭学回眸朝身后广场望去,乱雪迭迭,蒋氏的身影已看不清了。
“公子。”旧堂低低催促。
“嗯,”夏昭学收回目光,顿了下,看着旧堂,“你可知道陶家的人是何时被带进宫的吗?”
旧堂摇头:“不知道的。”
“你知道吗?”夏昭学看向久歌。
“我一起同旧堂一起,我也不知道的呀。”久歌回答。
夏昭学点头,神情温和:“嗯。”
上了马车,旧堂将车帘落下,这时远处遥遥似有马鸣声响起。
旧堂和久歌抬眸望去。
一匹骏马奔来,马蹄声踏过霜雪,马上是一个少年,一身劲装,转眼便到他们跟前,经过时和旧堂对上目光。
宋倾堂皱眉,忽的一勒马,疾奔的马儿刹那人立,扬起一阵飞雪。
旧堂和久歌心里一紧,认出这少年身上的劲装乃是武将官服。
“你们是何人?”宋倾堂问道。
旧堂恭敬说道:“回官爷的,小的家就住惠阳街,我家夫人开了家布坊。”
“车厢里坐着谁?”
“正是我家夫人,”旧堂说道,“我家少爷当年从军,为陶岚所害,尸骨无音,不知葬在何处,现今听闻陶家的人死了,夫人不管风雪多大都想过来看一眼。”
宋倾堂一顿,喉间浮起苦涩,点点头说道:“节哀。”
“谢官爷。”旧堂微笑。
“你们在这很久了吧?”宋倾堂又说道,“可曾见到过一个小女童,大约十来岁。”
“女童?”旧堂摇头,“并未见到。”
“那,”宋倾堂稍作回忆,“有没有见到两个个头高大,壮的跟熊一样的男人,脸上有疤,黑乎乎的,三十来岁。”
“没呢,官爷。”旧堂回答。
“好吧,”宋倾堂说道,“那你们快些回去吧,告辞。”
说完,马鞭一扬,驱马离开。
旧堂和久歌不敢多加逗留,也上了马车离开。
马车转过方向时,窗帘被人从里面掀起,望着马上少年往广场另外一边的侍卫们跑去。
数年不见,当初街头称霸的小刺头,已成了高大健壮的官爷了。
十来岁的女童,夏昭学浓眉轻皱,是阿梨么?
思及这女童,夏昭学想了想,垂下手朝前看去,开口说道:“旧堂。”
旧堂掀开车帘一角望来:“公子。”
“不去七里桥了,”夏昭学说道,“去醉仙楼。”
旧堂一愣:“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