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六十多两银子了。
这个时候已经是二月间了,各地的举子也都到了。
诸如高升客栈这类,或是贡院旁边的一些专门出租的小院,基本都已经客满了。
就算没有客满, 他们也不敢问津。因为这些地方都是见风长的, 贵得要死。
魏楹道:“我们先去吃点东西,一般小摊的老板消息都是很灵通的,也很乐意赚一些中介的费用。到时候再跟他们打听一下, 有没有便宜一点的小院子出租。”
他们四个人, 还是租个小院子划算些。
至于德叔德婶的儿子, 就等安顿好了再去找好了。
在路边的小摊吃了几碗面, 沈寄觉得这个口味她也做得出来, 心头便寻思上了。
方才老板说了, 稍微离贡院近一点的小院子都租没了, 而且贼贵。
太远的呢,又怕到时候赶得太急, 路上出个什么事误了进场。
吃完了,老板招呼他女人看着铺子,就带着魏楹一行人去看他推荐的两个地方。
看来还是挺专业的中介人士。
第一个小院子有两进,四个房间,住着挺宽敞,但是要二十两银子一个月。
这样还要加上花销,就不够了。
然后去看第二个,小了一点,只有两个房间,这样不够住。
总不能老让德叔、德婶分开住吧,而且也要十二两银子一个月。
这两处离贡院也不算近,又贵,所以不太理想。
那老板看他们犹豫,想了想便道:“还有一个地方。既然公子是举人,此时去应该还可以要得到房间。”
魏楹问道:“什么地方?”
“就是官府出租的屋子啊。数量有限,不过比较集中,而且离市集和贡院都比较近。就是有点吵!我带你们去看看好了。”
沈寄心道,敢情这京城还有廉租房啊。
不过,京城的物价真的是太贵了。
十多二十两银子也就是一个月的租金而已。在乡下,这都够起一座小房子了。
于是又牵着驴车过去。
还好,现在没有城管,倒还没人来干涉他们牵着驴车的事。
不过,到时候放哪里也是个问题。
听这老板说的,是一个一个的单间出租,不像院子,还可以停放驴车的。
到了地方,向管理房屋出租的人(也是官派的)出示了魏楹的举人文书,得到还有几间剩下的屋子的答复。
说是本来是给人留的,现在那人找到更好的地方了所以才会有空出来。
钥匙正好在这个吏员手上便带他们去看房子。
去看了,剩下了三个房间:一个套间,两个单间
套间五两银子一个月,单间三两,一个月起租,咬咬牙便租了下来。
沈寄付了十六两,先租两个月。
因为三月考完,还要再等一等成绩。
德叔德婶想着要尽快找到儿子,便先租了一个月付了三两。
之所以租这一个月,还是沈寄游说的,说这里房子其实很俏,找到儿子转租出去不亏钱,比住客栈划算多了。
套间相当于后世的一室一厅,单间就相当于标间。
沈寄参观了一下发现古人其实真的是很有智慧的。
这样的房子其实修建很简单,但是修起来了就不愁客源。
这儿里里外外一共一两百间屋子,每个月租金还是挺可观的。
而且,又给初到京城的人以及买不起房子却需要住在市区的人提供了便利。
沈寄他们便用五钱银子谢过老板。沈寄心头滴血,五钱银子啊,五百文,在乡下买肉都可以买到三十斤了。
还好德叔、德婶分担了一百五十文。
但是,很快问题就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