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53章(1 / 2)

“你要走煌煌正道。”

荀夫子疲惫微笑,虽然心累,但还是絮絮叨叨地教导小徒孙。

知韫也不反驳,乖巧应是。

她生得好,一双杏眸似醴泉清亮明澈,认真听讲的模样十分有好学生风范,师叔伯们见此,纷纷为她解围。

“入秦的士子越发多了。”

性沉稳安静的毛亨温声道,“不知何时才进行入学考试?”

咸阳学宫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遴选人才,自然不是谁都能进去的地方,入学有入学考试,毕业有毕业考试。

勉强算科举取士·大秦版。

“快了吧?”

知韫想了想,道,“我看试题好像已经拟好了,等阿父忙过这段,腾出手调整修改一二,大约就会开始了。”

荀子颔首,“择优而取,善。”

“那是!”

她笑吟吟道,“每一次的试题都要阿父亲自过目,日后咸阳学宫的学子们,都是秦王门生,自然不能太拉胯,否则,岂非损了阿父脸面?”

更要紧的,是借着“秦王门生”的名头,避开推举制的弊处。

若君王有识人、用人之能,推举制确实能帮助发掘人才,但一旦推举人和君王立场相对,受他举荐之恩的人才要么背负忘恩负义之名,要么也跟着违逆君王,其弊深矣。

至于什么打破知识垄断的,现在谈这些事儿都为之尚早。

”合该如此。

荀子很赞同考试制度。

他主张君主专制,使君王拥有绝对的权力和权威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秩序。以考试的方式选取贤才,将选官之权逐步收拢于君王之手,无疑是符合他的政治主张的。

——韩非的许多思想,皆是在他的老师荀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接下来会很忙啊。”

知韫懒洋洋托着下巴,正准备掰着手指头数一下,却见章邯引着一个有些眼熟的寺人脚步匆匆地过来。

“殿下。”

那寺人恭谨一礼,低声道,“蒙中郎遣奴来请殿下回去。”

知韫微愣,“毅师?”

蒙毅随侍在她爹身侧,怎么突然让人请她回去?就算要找她,也该是她爹派人来才对。

“我知道了。”

她匆匆与荀子等人告别,等上了马车才问道,“有何事发生?”

“奴不知。”

寺人只在殿外侍奉,无法得知殿内之事,蒙毅的口风很紧,自然也不可能透露给他,故而他只低声道,“午后时分,有一个似乎叫茅焦的人觐见王上,未几,蒙中郎遣奴来寻殿下。”

“茅焦?”

知韫琢磨了下,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那个来劝谏秦王、请秦王迎太后赵姬回咸阳奉养的人?

难怪。

她爹现在大约心情不好了。

“殿下。”

侍立在外的寺人谒者纷纷行礼,知韫只摆了摆手,径直入殿。

“阿父,我回来喽!”

她与蒙毅对了个视线,笑盈盈地提着裙摆走到嬴政身侧,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嬴政分了一叠奏折出来。

“来得正好。”

他头也不抬,“这些你来批。”

“……啊?”

栎阳公主当即神色呆滞,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伸出手指指向自己,傻愣愣地看着秦王。

“阿父,我才四岁。”

让一个四岁的孩子来批奏折,是不是有点太丧心病狂了。

“不是什么要紧的,你先批着,若是有拿不准,再来问我。”

嬴政淡淡道,“明日朝议之后,你随我一道前往雍城。”

知韫:“……哦。”

救命,她爹真的受刺激了。

她内心尖叫,面上却只慢吞吞地应了一声,而后在一旁的用来读书写字的漆案前坐下来,认命地当童工。

好在秦王还不至于太丧心病狂,分过来的都不是太重要的事情。

——她能处理。

知韫面无表情地看完一本折子,将大致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将她的处理意见讲述出来。

嬴政没反驳,就表示可行。

——就算她能处理,也得先询问她爹意见,再写下批注。

不过她处理政务的经验丰富,兼之周岁后就被秦王带在身边,十分熟悉他的风格,故而提出的处理意见基本上不会被驳回,顶多在涉及她认知盲区的时候会被指导着稍作修改。

一大一小,配合地很顺畅。

蒙毅:“……”

他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了眼面冷若霜、化身无情童工的栎阳公主,一时间,竟不知道是该愧疚,还是该如何。

不是,这对吗?

第834章 大秦(48)

两个人一起干活,效率和速度大大提高,等到天黑,不仅今天的工作干完了,连带着明天的也都干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